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国成功选育出双季早粳稻新品种 平均亩产567.64公斤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国成功选育出双季早粳稻新品种 平均亩产567.64公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20 03: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齐芳 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获悉,该所李家洋院士团队利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选育出我国首个双季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19日,这一新品种的示范与测产现场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测产显示,人工抛秧种植,实收水稻稻谷亩产为530.31公斤;机插秧种植,实收水稻稻谷亩产为613.73公斤,两者平均亩产为567.64公斤。

  据介绍,我国双季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千公顷(7126万亩),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546亿斤),全国早稻单产5745.0公斤/公顷(383.0公斤/亩)。然而,我国所有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整体品质较差,大部分只能作为储备粮或工业用粮使用。

  加速培育优良双季早粳品种及其推广应用,可以极大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不仅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也可将我国优质新米的上架期提前2至3个月。但十多年来,这方面育种一直没有获得成功。

  “中科发早粳1号”的成功培育填补了双季早粳稻的空白。它不仅产量高、抗逆性强,苗期尤其耐寒,后期抗穗发芽方面尤为突出,米外观品质优良,长宽比达3.0。主要米质指标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食味佳。李家洋说:“将双季早籼稻品种改为双季早粳稻品种,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李家洋团队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运用了“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的理念,大幅提升了水稻品种培育效率。李家洋说,“分子精准设计育种”就像组装一台电脑,“想要什么样的水稻,把相关的水稻基因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培育出满足需要的种子”。

  与常规育种技术相比,“分子精准设计育种”不仅克服了育种周期长、偶然性大和育种效率低下等缺点,还可以对当前品种的缺点进行精确改良,实现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0日 08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