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29 04: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和兴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如何学习理解《意见》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7月16日,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秘书长、教授时和兴。

  把党的领导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记者:请介绍《意见》的亮点和重要意义。

  时和兴:《意见》明确,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的进一步升华。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充分体现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体现了党在治国理政活动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结合部。党的全面领导能够有效保证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而把党的领导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探索不断深入,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意见》为此专门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意见》还对“基层政权治理能力”进行界定,并详细规定了乡镇(街道)全方位的治理能力:比如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增强“为民服务能力”,着眼于发展全过程民主政治提出增强“议事协商能力”,着眼于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提出增强“应急管理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如期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总而言之,《意见》亮点纷呈,包括党建引领、完善体系、健全体制等方方面面,对于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时和兴: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在思想引领的同时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此,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紧盯基层治理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探索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确保基层治理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实现,还要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不断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并做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此外,还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把经常性具体服务和管理职责落下去,要调整和完善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解决不深入、不细致、不对称等问题,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把为群众服务的资源和力量尽量交给与群众最贴近的基层组织去做,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绘就基层智慧治理的美好画卷

  记者:《意见》明确,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为何要重点强调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基层职能部门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时和兴: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增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意见》对此设专章,就做好规划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场景提出明确要求,这与“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部分的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部分的改进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内容结合起来,绘就了一幅基层智慧治理的美好画卷。

  首先要明确,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是为了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时代变迁,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多样化、丰富化,传统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其次,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也是为了与时俱进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在信息时代和智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从做好规划建设,到整合数据资源,再到拓展应用场景,都离不开数字政府和智能社会的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再者,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还是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需要。比如《意见》专门提出“充分考虑老年人习惯,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保留必要的线下办事服务渠道”,这正是为了帮助很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离不开基层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有效落实。第一需要扶智。通过多重途径在基层群众中普及信息化知识,丰富基层群众的数字文化。第二需要扶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位提供技术支持,并以多重渠道提高基层群众数字化技能,落实“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特别是在民生问题上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第三需要赋权。重视基层群众获取信息、参与表达和数字化行动的权利,赋权公民参与,赋权基层组织,赋权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第四需要赋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说到底是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信息化发展、互联网延伸、数字化驱动、智能化运作,为的都是增强各类基层治理主体的能力。基层职能部门在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中,应该着眼于提升基层政权的行政执行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平安建设能力,着眼于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的规范化能力、程序化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着眼于提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9日 11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