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每个标签并非鲁迅全部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每个标签并非鲁迅全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9-11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鹏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阿蒂克斯说:“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套用一下,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地了解鲁迅。但是,我们可以向鲁迅靠得更近一点。

  鲁迅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人们对他的看法各异,理解各异。对于历史人物,多数人往往凭了标签,凭了自己的好恶,去作判断。说到尼采,不免“狂妄”;提及毛姆,呼以“二流小说家”;谈论鲁迅,标签就变成“深刻”“苦闷”,又或者“横眉冷对”“睚眦必报”。

  标签其实是懒于思考的代名,是我们偏见的来源之一。

  真实的鲁迅是骨肉丰满的。

  他不只骂人,讽刺人,他也会抬举人,鼓励人。对于青年,他不遗余力地扶持,吃过青年的亏,上过青年的当,但帮助青年的心却不曾改变半分。他为青年呐喊,给青年站台,与青年们并肩作战。

  他不只俭朴,节约,他也懂享受生活,他喝咖啡,吃西点,坐小汽车,到电影院买最好的位子。他养宠物,逛庙会,吃螃蟹,喝小酒。

  他不只特立独行,他也会融入世俗生活。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他随份子;他借给别人钱,也借别人的钱;他把每笔账都记得仔细,经济生活在他眼里是紧要的事。

  他不只自律,他也常常放纵自己。在甜品面前,他经常抵挡不住诱惑,前边刚拔了牙,后边就去稻香村买了糕点。他想戒烟,终于没有成功。他经常熬夜,身体健康受了影响。

  观察一个人,仅留意他的某个面向,容易得出片面结论。我们看鲁迅也一样,要看到此面,亦须看到彼面——这才是骨肉丰满的他。

  真实的鲁迅是趣味横生的。

  看各种宣传画上的鲁迅,多数是沉思的,严肃的,不苟言笑的。这也是一种误读。生活中的鲁迅,是幽默的,侃侃而谈的,妙语连珠的。

  他喜欢与人开玩笑,叶紫给他写信,信中说,“我已经饿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钱,以便救急”。鲁迅借钱给叶紫,回信还不忘问候,“即颂饿安”。

  从不逛公园的鲁迅给公园下过一个定义:“公园的样子我知道的……一进门分作两条路,一条通左边,一条通右边,沿着路种着点柳树什么树的,树下摆着几张长椅子,再远一点有个水池子。”

  诸如此类的故事不胜枚举。鲁迅的亲友和弟子们所写的回忆录里,记述了许多发生在鲁迅身上的趣事——这些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真实的鲁迅是丰富立体的。

  鲁迅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在他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可见西方科学和思想的影响。

  他既是旧式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又是自由恋爱的受益者。

  他是反封建反压迫的斗士,却也有过怕被别人叫“假洋鬼子”而脱掉西装的时候。

  作为青年导师,他无疑是优秀的;但作为丈夫,他却欠点意思。

  他的性格里,有天真、热情、毫无保留的一面,但也有多疑、轻信、迁怒的一面。

  他欣赏青年追求真理的勇气,但也劝告青年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他的文字里有浓郁的讽刺,激烈的批判,彻底的怀疑,但他从未有完全的绝望。

  这些复杂甚至对立的特质,都是鲁迅的一部分,正因其复杂甚至对立,才形成丰富立体的鲁迅。

  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狂人日记》发表103周年——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全面地认识鲁迅,了解鲁迅。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1日 12版)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