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用电影文化架起大湾区人文交流的桥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用电影文化架起大湾区人文交流的桥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9-22 06: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用电影文化架起大湾区人文交流的桥梁

——访“湾区升明月”2021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总策划、总导演王平久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禹欣

  记者:请问“湾区升明月”2021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的特色是什么?

  王平久:这场晚会与一般的综艺晚会不同。首先,这是一场以电影音乐为主题、与电影密切相关的晚会。很多明星不是作为歌手,而是以电影人的身份来参加晚会的。其次,这场晚会选用了大量香港电影的音乐、邀请了大批香港的知名艺人,是一场香港元素很浓的晚会。最后,这是一场内涵丰富的晚会,中秋夜、大湾区、电影都是这场晚会的关键词。在节目设置上,除了有许多与花好月圆相关的音乐,还有国庆档重点影片《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的推介,以及大湾区购物节直播互动环节,这场晚会放在大湾区购物节闭幕前一天举办,本身就是购物节的一个高潮。

  此外,这还是一场纯公益的晚会,所有参演艺人都不拿任何报酬。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很短的时间内,邀请近两百位内地(大陆)及港澳台的艺人齐聚深圳,组织一场如此盛大的晚会,难度巨大,过程艰辛,真的非常感谢各主办方的鼎力协助。

  记者:最近,有关横琴和前海的两个方案相继出台,澳门和香港两场选举成功举行,“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您在策划这场晚会时,做了哪些精心设计?有什么特殊意义?

  王平久:这场晚会聚集了上百位明星,有近40个节目。晚会的风格多样,既有经典的影视歌曲,也有歌唱国家的主旋律,还有孩子们喜爱的《麦兜故事》电影主题曲。家国情怀与生活气息两全,经典老歌与全新曲目齐美。

  具体来说,在晚会第一个篇章《明月照人还》,我们设置了“致敬经典组曲”,选取的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唱度很高的粤语歌曲,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温暖的回忆。在这个环节,观众会发现尽管包装很时尚,但歌曲都很经典。我们希望打破时空的概念,让当代年轻人在传统节日中找到自己精神上的定位。我们在第二个篇章《情融大湾区》中设置“月亮组曲”,是希望表现出温暖、温情,以及中国人对家的一种依恋,对情感的一种表达。最后一个篇章《我的中国心》分量最重,在我创作的歌词里,家和国总是密不可分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意思的是,中秋和国庆这两个节日又总是挨着。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庆中秋、话团圆,其实也是在迎国庆、贺中国。在这次晚会的筹办过程中,我也强烈地感受到,所有的艺人都非常爱国,都有一颗中国心。因此,我们也是希望通过举办中秋晚会,来传承我们的中秋文化,强化让我们所有中国人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

  粤港澳大湾区既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过去40多年,大湾区经济高速发展。未来,大湾区将在文化上深度融合。因此,我们这场晚会既是宣介大湾区购物节的经济品牌,也是助力人文湾区建设的文化品牌,不是一场普通的晚会。

  记者:您除了是这场晚会的总策划、总导演,还是晚会主题曲《湾》的词作者。请谈谈您创作《湾》的想法。

  王平久:大家对我创作的《北京欢迎你》比较熟悉,在写那首歌时,我想象中的是四合院老槐树下大家品茶聊天,见有客人进来赶紧起身笑脸相迎的感觉。这次创作《湾》,我想象的则是港珠澳大桥,不只是写《湾》的歌词,包括设计整场晚会的主标识,出发点都源自港珠澳大桥。在歌词中,“愿伴飞桥跨晴空”里的“飞桥”就是指港珠澳大桥。在晚会主标识中,上面15根线条指十五的月亮,下面11根线条代表大湾区内地9市加港澳共11个城市,这些线条的灵感也来自港珠澳大桥。

  《湾》第一段写的是大湾区,因为湾区也像人弯曲的胳膊,所以可以“我抱星月,在这天祥地和”,用的是“梦借渔火”“岸起暖心窝”这样的意境;第二段则是写家、写中秋,用的是“浪花归湾”“醉影吻花窗”这样的实景;第三段则是写未来,写大湾区的前景,“伴飞桥跨晴空”“乘长风,挂帆追”,听众可以想象大湾区11个城市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场面。我和常石磊反复推敲,打磨歌词,既要内容精练、寓意深刻,又要让粤语唱起来非常好听。例如“浪花归湾,燃阑珊”,最初我用的是“浪花归湾,映阑珊”,把“映”改为“燃”,更加动感地描绘出海浪拍在湾区的岸边,碎成一朵朵浪花,映照着明亮的月光。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2日 04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