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史为镜 知史爱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史为镜 知史爱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26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湾观察】

  作者:孙少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创会主席)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新华通讯社共同主办的“光影记忆 百年风华—《国家相册》大型图片典藏展”日前在香港中央图书馆落下帷幕。历时十天的展览,逾两百张图片,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展示了近现代中国沧海桑田的百年巨变。

  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被镜头记录下的历史瞬间,光影承载的记忆里,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发展,更叙述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整个展览都流淌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毅的奋进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展的大部分图片是从一千多万张照片中精心挑选而出,当中包括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画面。这些丰富真实的史料,如同一堂生动、深刻的国史、国情教育课,令广大香港市民有机会深入了解近现代中国。

以史为镜 知史爱国

香港小学生在参观“光影记忆 百年风华——《国家相册》大型图片典藏展”。新华社发

  1.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从“艰难的求索”到“火热的岁月”,从“浩荡的春风”到“知识的力量”,从“自然的交响”到“文化的滋养”,从“生活的变迁”到“澎湃的香江”,涵盖8个板块的展览,以横跨一个世纪的时空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从苦难的旧中国、人民的抗争,至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故事。展览重现了反帝爱国运动、抗日战争、土地改革、“两弹一星”、石油勘探、航空科技、脱贫攻坚的重要历史时刻,聚焦婚姻法实施、考古发现、高铁建设、扫盲、普及高等教育、重视和保护环境、抗击自然灾害、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大社会进程,也展示了普通民众衣食住行、生活日常的百年变迁。

  去看展的那日,淅淅沥沥地下着雨,路上有些塞车。展厅门口,前来观展的市民络绎不绝: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有年迈的长者,也有社团各界组织的团体参观者。大家都看得很认真,不时驻足在某张照片前凝神静望,或者再走近些看照片说明。在书本上读过的历史、看过的文字,在一张张照片中,变得立体和鲜活起来。

  “1949年,江苏夹江北岸,19岁姑娘颜红英划着全家赖以生存的小木船,运送解放军战士渡江作战”——这是“艰难的求索”展区里的一张图片。图片上的江面波澜不惊,观者的内心却是澎湃激荡。无声的照片所释放出的力量,正是最朴素而真切的爱国情感。正如展区的引言所写:“不屈的中华民族,曾在迷茫中抗争、求索,那些用生命点亮救亡图存道路的人,永远留下历史的身影”——今日之繁荣昌盛,勿忘当年之艰难与困苦,勉励今人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展览亦特别设有以香港为主题的展区——“澎湃的香江”,展出了从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工人运动、东江纵队抗日救亡,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直至回归祖国后迈步从头越的新气象等一系列历史影像;当中更有不少记录不同时期市民生活的照片,直观而真实地展示了香港的命运,从来都是与祖国紧密相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加是。

以史为镜 知史爱国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创会主席孙少文在展览现场。孙少文供图

  展厅中还特别辟出一角,播放近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主题短片。我去观展时正在播放“千年莫高窟”,讲述的是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先生的故事。当初在法国学习西方艺术的常先生,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敦煌。黄沙漫天,荒凉的西北大漠中,常先生带领着他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修复壁画、临摹大量的壁画精品,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传扬敦煌艺术和中华文化,将毕生奉献给了敦煌。端坐在屏幕前的市民认真观赏着,投影在墙面上的黑白影像,平缓的画面上跃动着的,是一代敦煌人笃定而执着的初心,和他们浓浓的家国情怀。

  看到展览的后记,红色的幕墙上写道,“今天从历史走来,未来也将从历史中找到方向和轨迹,本次展览所展陈的历史瞬间,反映百余年中国如何从山河破碎积贫积弱,走到光明繁荣强大的今天,又将如何走向更加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的未来”,深有感触。我认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应该重视历史。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2.增强国家意识,从文史基础教育抓起

  日前,我应邀到元朗一间中学,给同学们作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前瞻和机遇”的讲座,也特地找了两张图片进行展示。一张是19世纪初九龙香港海滨的照片,一张是现今香港中环海滨全景照片。一张是泛黄的记忆,一张是无限的生机。

  景象的变迁背后,是民族复兴和时代奋斗中家国的命运变迁;是香港与祖国的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是香港背靠祖国,迎来“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时代契机。藉此鼓励同学们继续发扬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立志投身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既有建设小家的理想,也有服务大国的抱负——这就是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源自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成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过去几年香港的年轻人出现问题,究其根源,正是因为家国教育、爱国教育的长期缺失。自香港回归以来,由于青少年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识不足、对国情的认知不够,造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不强,而归根究底,在于文史基础教育的缺失。文化认同是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根基,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文化中了解传统、了解历史、了解国家,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度。而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镜,知史爱国。我们要从青少年的文史基础教育抓起。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亦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史基础教育,以多种形式,推动文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

  这次《国家相册》大型图片典藏展结束后,主办方还安排部分展品进入校园、社区进行展陈,进一步满足香港市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观展需求,让展览在更大范围发挥长效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从国家发展史、改革开放实践史的角度,为青少年提供一堂深邃的家国教育课。

  爱国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教育、交流、文化、传播等多种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要“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长远看必将增强港澳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07版)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