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化背景下瑞士的“生意经”

2017-01-18 08: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特别关注】

  以有限幅员和资源,跻身世界最富裕国家之列

全球化背景下瑞士的“生意经”

光明日报记者 何农 刘军 李志强

  提到瑞士,最先印入脑海的是云蒸霞蔚的少女峰、茵茵绿草地上的牛群、阳光下熠熠闪光的高山湖泊。但更为外界所钦佩的,是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国土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瑞士,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人均占有财富达到64.8万美元。即使在目前欧洲遭遇经济低迷的阴郁时期,这个囿于阿尔卑斯山麓的蕞尔之国,依然保持着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瑞士联邦经济总局近期公布的冬季经济增长预测报告,2016年瑞士GDP增速将达1.4%,预计今明两年将分别为1.8%与1.9%。本报记者在瑞士采访发现,瑞士的经济表现,受益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瑞士“生意经”,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背景下瑞士的“生意经”

  图为1月16日拍摄的雪后初霁的瑞士冰雪小镇达沃斯。达沃斯位于瑞士东部兰德瓦瑟河畔。每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都会在此召开,故又称“达沃斯论坛”。达沃斯海拔超过1500米,冰雪覆盖期长,是瑞士知名的滑雪胜地。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平和、开放的生活哲学。瑞士素以发达的制造业闻名于世,瑞士钟表更成为其制造业的代名词。精密稳定、完美极致的“瑞士造”为瑞士带来了巨大的附加价值。瑞士人勤奋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瑞士人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现出平和与开放的生活哲学,以负责、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本报记者到达沃斯采访,经常遇到热情的当地居民,面对问路的陌生人,他们十分耐心、负责地解答,有时还要陪你走到目的地。这样的生活哲学得到了更多人的信赖与认同,而瑞士人展现出的开放态度也为其借助国际化、全球化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民众基础。

  理性、灵活的发展理念。瑞士能够从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小国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经济强国,与瑞士人灵活而又理性的发展理念息息相关。来自达沃斯最大报纸《达沃斯人》报的记者巴尔巴拉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很多瑞士人在工作与经营中始终坚持理性与灵活的原则,例如很多达沃斯居民在旅游旺季会把自家房屋出租给游客,抓住“假期经济”这一难得机遇赚一笔。由于假期旅游旺季人力成本高昂、员工休假等原因,很多餐厅会在这段时期临时雇佣酒店学校的实习生,或其他餐饮团队成员,最大限度保持经营利润。理性的发展评估,使瑞士能够抓住很多机遇,灵活变通则让瑞士规避很多风险,发展更具活力与可持续性。

  创新、融合的超前概念。近20年来,“世界经济论坛”,即达沃斯论坛,越来越成为瑞士的“金字招牌”,其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教授则不断为论坛提供创新指引,注入“新生动力”。实际上,施瓦布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这一“超前概念”的重要性。1971年,时任日内瓦大学教授的施瓦布邀请了400余位欧洲工商界人士在瑞士发起“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正式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讨论领域逐渐由企业管理拓展至全球经济发展及社会事务。如今,世界经济论坛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思想交流平台”,并对改善世界经济、社会、政治状态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施瓦布先生还不断为论坛注入新的“超前概念”。2016年1月,施瓦布出版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的思考,推动人们摒弃故步自封的思维局限,以创新、融合的态度促进共同发展。

  瑞士中小企业联合会理事长比格勒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达沃斯论坛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与责任交汇的平台。中瑞自贸协定就是两国官员在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沟通协调的,并为未来协议的达成奠定了基础,成为达沃斯的“经典案例”。

  瑞士人平和开放、理性灵活、创新融合的“生意经”,与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逐渐形成的“新增长模式”,可谓异曲同工。我们相信,未来两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有益互动与合作,将创造更多的达沃斯经典案例。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的创新模式,也将为世界经济的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生意经”。

  (光明日报达沃斯1月17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10版)

[责任编辑:徐皓]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