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静静
近年来,中国人过的节日似乎越来越多,中国的节、外国的节、公益性的节、商业性的节,查查日历,几乎每周都有不同名目的“节”。随着各种节的涌来,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越来越被一些人搁置到不显眼的角落里。以春节为例,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不管是60后,还是80后,很多人都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更有人在网上“吐槽”:不知年该怎么过了。
传统节日的落寞与时代的变迁有很大关系。中国历史上曾长时期处于农耕社会。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业生产、袪病除灾、祭祀怀古有关,是农耕文明仪式化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中国人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到城市中去学习、就业、生活。中国社会也从农耕文明时代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离开了农业社会,传统节日也就脱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比如,我国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农历三月三,都与袪除灾病相关,因为传统农业社会,医疗技术水平较低,人们只能把袪除灾病的希望寄托在某些节日的仪式上。而现代医学空前发达,大家不会再用古老的方法袪除灾病,那些本用来袪除灾病的传统节日自然会被人淡忘。
节日的热闹来源于亲人们的团聚,节日的温情来源于亲人间的沟通与交流。中秋也好,春节也罢,其内涵无外乎“团圆”二字。如今的中国家庭,早已不是一家十几口人甚至几十口人,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少子化、空巢化的问题。每逢中秋、春节,有的子女跟父母远隔千里,无法团聚,有的虽然能回到父母身边,但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吃完饭,抹抹嘴,又各奔东西。团聚少了,沟通没了,所以节日的味道也就淡了。
还有些年轻人把过节等同于在商场中流连忘返。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物质的需求也增加了,过节买些东西本无可厚非。可当我们在所有的节日里想到的只是“买买买”,不知疲倦地流连于商场的橱窗柜台前,亲情、友情可能会在一场场购物狂欢中被遗忘。而亲情、友情是节日最好的“调味品”,没了“调味品”,节日的味道自然淡了。就像那首歌所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亲人间坐下来谈谈心、聊聊天的那份其乐融融,不是冷冰冰的商品可以替代的。
关于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不要形式,但莫要丢掉其中的文化内核。比如过年,子女不能回到老家陪父母,但带父母出游也是一种团聚的方式。而对于近年来新兴起的传统节日的网络过法,如用微信发红包、网络直播年夜饭等,也都给传统节日带来了新的色彩。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在远去,但我们过传统节日的习惯并未中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一直在延续,因为不是传统节日的味道淡了,而是过节的形式变了,就像现在过春节,中国人辞旧迎新的愿望、跟家人团圆的渴望,都是一如既往的,甚至比以往更强烈。传统节日,依然是充满诱惑的,但吸引人们的不再是美食新衣,而正演化为一种牵动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这种演变后的传统节日的味道,更要用心来体味。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