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孙嘉靖
正月里,沿着蜿蜒的县道,记者来到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在半山腰的一栋房屋前,记者见到了月亮坡村一组41岁的村民张传金。2000年,他背起行囊北上,来到河北霸州的一家钢管厂打工。4年前,由于父亲过世,年迈的母亲又需要照顾,他便回到家乡开始种梨树。谁也没有想到,那年秋天的这个决定,让张传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年,他和妻子承包了十几亩梨园,由于很多知识不懂,第一年过得很辛苦,全年收入也只有两万多元。通过慢慢地学习和摸索,他和妻子对梨园管理越来越熟练。信心倍增的他,在第二年、第三年又承包了几十亩梨园。“我现在上半年种梨,下半年打工,去年收入涨到了7万多元。”张传金高兴地说。
张传金是村里的种梨大户,一新一旧两个梨园加起来有45亩,老梨园亩产4000斤左右,新梨园2000斤左右。一到初春,他和妻子就开始忙碌起来,给梨树修枝、施肥、疏果、套袋子……看着梨树开花、结果,梨子一天天长大,他和妻子满心欢喜。“梨园主要种植翠冠梨、黄花梨和黄金梨,从当年的6月20日左右开始分批成熟,历时近3个月。”张传金给记者介绍说,这段时间,虽然辛苦,但是内心踏实而幸福。
记者看到,在月亮坡村梨园层层叠叠的黄土地上,一棵棵梨树张开扇形的枝丫,姿态妖娆。很难想象20多前年,这里的梨园竟是座座荒山。月亮坡村大部分耕地都在山坡上,地块多,面积少,水土保持能力差。通过因地制宜、合理改造,村民们在丘陵地带种上了万亩梨园,还发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既保持了水土,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带动了农民致富,收获了“金山银山”。
看着自己的40多亩梨园,张传金充满期待地说:“希望明年的收入可以突破10万元,也欢迎你们在3月梨树开花的时候再来!”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