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带着“大扶贫”这个“大题目”开车上路,用了一周时间,采访了贵州省3个地市的3个县。我边走边看,边走边问,边走边想,写稿之余,也颇多感悟。
先说路。自从两年前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以来,全省的交通条件极速发展。高速路网越织越密,高铁连接的城市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座世界级的大桥,都是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这次采访我就经过了两座世界级的大桥。一座是从贵阳到毕节市黔西县高速公路上的鸭池河大桥,这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也是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有了它,从贵阳市内仅仅用45分钟就到达采访的乡镇,而前年到这里还需要4个多小时。走基层7天跑了1500公里,一路上的大小桥隧数不胜数,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5年时间里实现的。行驶在这样的山区高速路网上,心中涌起由衷的赞叹,而我采访的每个人,只要提起家乡的路,也无不为之自豪。
再说房。易地移民搬迁,是中央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要一条,群众通俗地称之为“挪穷窝”。在黔西县和沿河县,我走访了几个移民点,无论是环境绿化还是建筑标准都跟城里的小区不相上下,房子都由政府装修好、配上电器家具,群众拎包入住。更关键的是,由于有了各种补贴,一家5口买下125平方米的三居室,几乎不用花钱。有一家贫困户,搬来之前由于老房子倒塌,过着近乎流浪的生活,如今一步跨进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大三居”,欢喜程度可想而知。贫困户搬了新房,而大数据正在改变着小康群众的居住条件。在黔西县的大关镇,我发现每家每户的门牌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原来,这个镇开发了一套“房、地、人”的社会管理系统。镇上每个干部手机里都装了这个APP,只要扫描二维码,每家每户的房屋状况、地质条件、精确坐落、家庭构成、产业情况、成员流动等信息都一目了然,以房为纽带,实现了农村社会管理的数字化。
冬日,奔驰在穿山越岭的高速公路上,群山中片片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镶嵌在无尽的绿色中,仿佛驶入了巨幅画卷。希望,不仅在肥沃的田野上,也在贫瘠的大山里。贵州,这个中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正在加速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