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写点儿啥?已经连续几个春节参加“走基层”的我思考了许久。
腊月二十六晚,一台完全由本地民间艺人参与的晚会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上演,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盆歌”出现在演出目录上,表演者是该项目的市级传承人刘静。她无疑是合适的采访对象。演出结束后,我到后台与身着酒红色旗袍的刘静见了面。“冬天天冷,不少老人扛不住就故去了,所以我们除了这些舞台表演,还有不少孝堂演出,腊月、正月都排满了。”“今晚还有一场演出,马上就得过去。”听着刘静沙哑的嗓音,为了不耽误她当晚的下一场演出,我已不忍让她多说话,便加了微信,相约后续的采访。
光明日报记者徐畅(左)在采访湖南津市文化馆退休员工王沪。 伍振摄/光明图片
第二位采访对象来自与澧县相隔二十分钟车程的常德津市,是当地文化馆退休员工王泸。今年年初,他刚刚被评为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与刘静春节期间在台前忙着赶场不一样,王泸的忙,在于幕后的久久为功。很难想象,小学学历的他,为整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河戏”和“孟姜女传说”付出了50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并完成了数本专著。“我每天都写三千多字的东西,几乎每天都是深夜两三点睡,不分节假日,春节照常。”72岁的王泸,眼袋很深,但眼神却透出文化人的坚毅与执着。我很感动,这位出身重庆的外乡人一头扎进了他工作生活一辈子的城市的文化研究里,抢救并传承着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求回报。
我是幸运的,在鸡年春节到来之际,欣赏到了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倾听到了基层文化人的声音,寻找到了榜样的力量。于我,这是最美妙的新年礼物。而我要做的,就是拿起笔,把自己在一线看到听到想到的记录下来,把基层文化人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
(光明日报记者 徐畅)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