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夜幕降临了,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村民热比汗·阿卜杜瓦依提,早早就来到村委会听课——国家惠民政策讲解。
热比汗·阿卜杜瓦依提可能不知道,与他同一时间到新疆各级行政村农民夜校听课的群众,遍及天山南北。从2016年12月初开始,农民夜校火了起来,成了新疆冬日里最热闹的地方。
热比汗·阿卜杜瓦依提和村民们听的是自治区政协机关驻开外孜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马永生的课。马永生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为村民讲解了各种惠民政策,将夏粮收购直补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安居富民工程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一一道来。
课后,热比汗·阿卜杜瓦依提高兴地说:“听了课才明白,我们享受了这么多国家的好政策,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要好好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马永生说:“我们还要为村民提供‘点餐’服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村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学到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罕勒克艾日村村委会里,农民夜校课堂成了农民讨论课,大家坐在一起,就如何勤劳致富,进行了一番深入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热烈。有说可以靠养殖致富的,有说可以外出打工致富的,还有说多参加学习科技种田致富的。
村党支部书记阿卜拉·艾合热兴奋地说:“有了农民夜校,村民参加学习的劲头可高了,每次讲课教室里都坐得满满的,后面还站满了人,大家都说农民夜校让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好政策,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特别是驻村工作队结合走访入户了解到村民致富的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讲课内容,让村民感到很有收获。”
2016年11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区所有行政村开办农民夜校,天山南北迅速掀起一场开办农民夜校的热潮。一个月内,新疆所有的行政村都开办了农民夜校。农民夜校充分利用农闲、夜晚等时间,将农民集中起来进行国家惠农政策、双语以及实用脱贫技能的培训,为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援助。农民夜校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培训专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文体活动等方式开展教学;许多当地技术能手、致富能手、模范人物都被请进教室现身说法;每月讲课不少于3到4次,每次不能少于2小时,每年不能少于50个课时。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铁干里克镇亚喀吾斯塘村村民朱金梅,对农民夜校的课程每场必听,她说:“过去村里人在这个时候要么守在电视机前,要么就早早睡觉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学校,我们晚上一起上夜校,不仅学到很多知识,增强致富的本领,还能相互学习,促进交流交往,我们都很愿意来夜校。”
若羌县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送学上门,“党员+群众”结对帮学,寄送学习资料、网络教学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切实做到教学全员覆盖,不留盲区,不落一人。
喀什地区叶城县恰其库木管理区恰其库木村农民夜校的黑板上,写着“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等汉、维吾尔两种文字的词句,县委驻村工作队队长阿里木江·居买正带领乡亲们大声诵读。
“我们每天晚上都组织大家学习基础词汇、练习日常会话。通过农民夜校学习,增进理解与互信。现在许多村民都敢于用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了,一些学得快的村民还可以用普通话与我们进行简单交流。最重要的是,大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开朗了,变得快乐起来。”阿里木江·居买笑着说。
叶城县乌吉热克乡巴什硝尔艾日克村人多地少,部分村民缺乏就业技能,这成为制约大家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驻村工作队发现后,立即将这部分培训内容加入农民夜校的培训中。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吉迭勒村的农民夜校把勤劳致富的叶尔波拉提·马汗请进教室。这位农民学会了汽车修理,靠着这门技术,他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他来到农民夜校就是想告诉乡亲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这样的培训很直观,村民们也更容易接受。
今年这个冬天,注定将成为新疆各族农牧民最忙碌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