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古老农耕文明的活态传承】
作者:吕慎 吴德军
从江县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里世代居住着苗、侗、壮、水、瑶等少数民族群众。“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批鸭”是侗乡群众世代传承的生产方式,已有上千年历史。这种“稻鱼鸭种养殖复合系统”的生态农业文化瑰宝,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家页村的梯田。吴德军摄/光明图片
每年谷雨前后,劳作的身影就出现在侗乡层层梯田中间。农人们把秧苗插进稻田,鱼苗也随之投进水田中。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宽,再把鸭苗放入。稻田为鱼和鸭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而鱼和鸭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从而大大减少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鱼和鸭的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无形中又帮助稻田松了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保养和育肥了地力。一块稻田,获得稻、鱼、鸭三种收获,从经济角度看,无疑具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比。而从生物的视角看,这一生产方式具有突出的生态优势。
一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草害。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但是在稻鱼鸭系统中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水稻单作田;系统中鱼、鸭通过捕食稻纵卷叶螟和落水的稻飞虱,减轻了害虫的危害;鱼和鸭的干扰与摄食使得杂草密度明显低于水稻单作田。
二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在稻鱼鸭系统中,鱼和鸭的存在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结构和通气条件。鱼、鸭吃掉的杂草可以作为粪便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鱼、鸭的翻土增大了土壤孔隙度,有利于肥料和氧气渗入土壤深层,有深施肥料、提高肥效的作用;鱼、鸭扰动水层,还改善了水中空气含量。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下尧村的一名壮族小男孩儿展示刚刚从稻田里抓到的鲤鱼。吴德军摄/光明图片
三是可以减少甲烷排放。在稻鱼鸭系统中,鱼、鸭能够消灭杂草和水稻下脚叶,从而影响了甲烷菌的生存环境,减少了甲烷的产生;最重要的是,鱼、鸭的活动增加了稻田水体和土层的溶解氧,改善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加快了甲烷的再氧化,从而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尤其是在稻田甲烷排放高峰期最为明显。
四是可以储蓄水资源。侗乡人用养鱼来保证田间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如此鱼才不死,稻才不枯,鸭才不渴。为了保证田块水源不断,雨季时尽可能多储水,侗乡的稻田一般水位都会在30厘米以上。这种深水稻田具有巨大的水资源储备潜力,具有蓄洪和储养水源的双重功效,俨然一座座“隐形水库”。
五是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侗乡人保留了多样性的水稻品种。而且,良好的稻田生态环境保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螺、蚌、虾、泥鳅、黄鳝等野生动物和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共同生息,数十种生物围绕稻鱼鸭形成一个更大的食物链网络,呈现出繁盛的生物多样性景象。
从江县发挥“稻鱼鸭系统”品牌效应,大力实施生态产业,促进了农业文化瑰宝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5年,从江在全县的5万亩稻田中对“稻鱼鸭种养殖系统”进行了示范点推广,稻田测产每亩增产稻谷5%~15%,平均亩产稻谷669.5公斤,生产鲜活田鱼24.3公斤,鸭44.7公斤,平均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
目前,稻鱼鸭生态产业示范园已纳入了省级农业产业园和黔东南州绿色生态现代生态农业工程。以高增、加榜、刚边、往洞、斗里、丙妹、谷坪、贯洞等8个乡镇为主,辐射带动全县21个乡镇发展稻鱼鸭生态种植养殖。以种稻为主体,种养结合,稳粮增效,提升水稻的品质,建立“稻鱼鸭共生、稻鱼藕连作”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到2020年,将实施标准化稻鱼鸭生态种植面积12万亩,建立优良育种繁育基地3个;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水产品总量达到6000吨;稻田综合种养每亩实现产值5000元以上。
短评
珍视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传承千年的“稻鱼鸭种养殖系统”,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发展理念,应当珍视这一宝贵经验,并运用到现代农业中。
这一系统的智慧首先在于对生态圈层的巧妙布局:水面以上的水稻、长瓣慈姑、矮慈姑等挺水植物为生活在其间的鱼、鸭提供了遮阴、栖息的场所,从这些植物落下的昆虫也是鱼和鸭的重要饵料来源;水面上的眼子菜、槐叶萍、满江红等漂浮植物靠挺水植物形成的日照、温度等条件生长繁殖,为鱼和鸭提供了食物;水体中部是鱼的生活空间;水体底层聚集着河蚌、螺等动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这些又被鱼、鸭所捕食。
这一系统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根据不同物种的生长特点,科学把握种稻、投鱼、放鸭的时间:在雏鸭孵出3天后放到田里,一直到农历三月初为止;之后播种水稻,在下谷种的半个月左右放鱼花;四月中旬插秧,鱼的个体很小,可以与水稻共生;稻秧插秧返青后,田中放养的鱼体超过三指宽时放养雏鸭;水稻郁闭、鱼体长超过8厘米左右时放养成鸭;水稻收割前稻田再次禁鸭,当水稻收割、田鱼收获完毕,稻田再次向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