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

2017-04-17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太原4月16日电(记者杨珏)16日,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及首展仪式在山西太原山西博物院举行。邓峪石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塔身回归,与存留大陆的塔基、塔檐完成合体。

  邓峪石塔是山西省1965年确定的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中市榆社县郝北镇邓峪村,雕刻于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石塔总高3.2米,石灰岩质,重约3500公斤,为圆座方柱形石塔,自下而上由基座、塔身、塔檐(带平座)、塔刹四部分套合而成。1996年和1998年,塔刹和塔身先后被盗。塔刹至今迷失无踪,塔身辗转流入台湾。

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

4月16日,在山西博物院,参观者在观赏邓峪石塔。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2016年4月,台湾中台禅寺拜会国家文物局,提出遵中台禅寺住持惟觉长老遗愿,拟将信众捐赠于该寺的山西榆社邓峪石塔返还故里。经过细致认真的鉴定、磋商、接收等一系列工作,1月24日,流失海外近二十载的邓峪石塔塔身回到山西,暂存山西博物院。2月以来,山西博物院对留存在榆社的塔座、塔檐进行了清理养护,为展出拓模复制,拆除了回归塔身的附加底座,做好了入藏及首展准备工作。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表示,将尽快创造条件完善榆社县原存放地安全设施,使这尊塔身实现永久的“金身合璧”。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7日 09版)

[责任编辑:李伯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