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之窗】
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
今年是德国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诞辰250周年。说起威廉·冯·洪堡这个人,或许知者不多,但是他创办的洪堡大学(又名柏林大学)却声名显赫。从这座名校走出的名人可谓群星璀璨:黑格尔、马克思、费尔巴哈、爱因斯坦、海涅等耳熟能详的大师级巨擘都曾在洪堡大学留下学术足迹。除此之外,作为普鲁士教育大臣的洪堡还实施了奠定德意志复兴基础的高等教育改革,其提出的“现代大学应当是以知识学术为目的,培养全面型人才”理念影响至今。
图为柏林大学内洪堡的雕像。田园摄/光明图片
图为柏林大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洪堡大学大厅内镌刻着校友卡尔·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田园摄/光明图片
1、创办柏林大学 培养璀璨大师
正所谓“打仗亲兄弟”,教育家、思想家威廉·冯·洪堡还有一位胞弟亚历山大·冯·洪堡,是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俩人都是洪堡大学的重要创始人。两兄弟成长时期的普鲁士,面临内忧外患,先后经历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普鲁士的惨败和1806年法国占领柏林。普鲁士王国民生的凋敝和任人宰割的局面催生了兄弟俩改革祖国教育体制的想法。
威廉·冯·洪堡于1806年秋写信给当时普鲁士的外交部部长说:“我从未追求功名,始终对我居住的、我所热爱的国家感到满足,但却对自己的无所作为和不能为受威胁的祖国尽力而感到惭愧。”洪堡提出,一个国家只有通过教育普及智慧、美德、礼仪和知识,才能使这个社会的内在价值提高。于是,1809年受当时普鲁士内务部部长所托,洪堡从外交官调任为普鲁士王国内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长,掌管普鲁士所有的教育文化事务,并决心说服王国上层,在全社会范围普及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并建立一所由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为疲软的普鲁士王国培养复兴的人才。
当时,洪堡在普鲁士王国上下奔走、力排众议,呼吁走科教兴国之路。他的诤言令原本无所作为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警醒,遂接受他的建议,决定超常规猛增教育经费,筹建一所重点大学,并决定每年为该校拨款15万塔勒。为此威廉三世甚至不惜将豪华的王宫——海因利希宫贡献出来作校舍。受洪堡影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国王提出了他平生最英明的观点:“我们必须以精神来弥补国力的不足。穷则思变,必须大兴教育,以此来挽救国家,使德意志民族重新崛起。”起初学校以国王的名字——弗里德里希·威廉命名,后改称“柏林大学”,但民众却喜欢以创始人之名叫它“洪堡大学”。
洪堡大学的创办宗旨是以学术自由与教研结合为圭臬,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等学府,培育全球最杰出的高端人才。洪堡提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个性和道德的修养,二是对科学的探求。为此,学校请德才兼备的哲学家费希特出任首任校长,1830年则由大名鼎鼎的黑格尔继任校长。当时的洪堡大学不惜高薪聘请知名教授,却只用小钱去搞硬件建设。据悉,该校一名教授的平均年薪是1500塔勒,而当时柏林一个熟练工匠全家年消费仅为150塔勒,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年消费为750塔勒。就是说,一位洪堡教授的工资足以养活十户工匠之家或两个中产阶级家庭。与此同时,该校的研究经费比工资支出还多一倍。
此后,外表并不起眼的洪堡大学果然不负众望,吸引和培养了无数精英人物,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成为世界学术的中心,并使柏林成为当时欧洲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洪堡大学的校训是该校就读过的学生卡尔·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即理论上升为实践,这一升华无论在哲学史、教育史还是社会意义上,都堪称千古真理。如今,这句名言仍然被镌刻在洪堡大学一进门的大厅里,激励着无数学生和教职人员。
洪堡大学的建立对后来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影响至深,它标志着普鲁士政府把教育改革当作国家崛起的一种手段。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德国开始了自己的强国之路。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洪堡大学留下忙碌的身影,这里曾涌现出叔本华、格林兄弟、爱因斯坦等名人,留下了马克思、恩格斯、海涅、费尔巴哈等大师的足迹,它还产生过29位诺贝尔奖得主,如今这些人的画像陈列在洪堡大学二层走廊内。
2、实施教育改革 助力复兴之路
与创办柏林大学同步进行的,是洪堡主导的普鲁士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1809年2月,洪堡掌管普鲁士所有的教育文化事务,在他短暂的任期内,洪堡重新改革了普鲁士引以为傲的义务教育制度,让所有阶层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
威廉·冯·洪堡在他弟弟和同事的帮助下,很快就在当时的普鲁士行政和教育中心哥尼斯堡进行了迅速而高效的改革,他的改革内容涵盖小学、中学、高级中学和大学的教程、教师培训和考试制度。洪堡提出了一个三级的学校制度:即现在已经遍及全球的小学、中学、大学制度。在洪堡看来,理想的中学首先应当是人文中学,是为大学学业作准备,为此他提倡学生学习古语言以修养思想。此外,洪堡和他的同事留下来的长久的改革措施还包括:1810年引入的教师考试,中学教师必须掌握古语言、历史和数学;1812年引入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不过到1834年才完全执行);1816年引入了十年制中学教程。这些改革措施和制度许多仍沿用至今。
洪堡大学聘请了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费希特、尼布尔等有名的学者作为教师,明确规定大学的任务是双重的:除了教学外还有研究的任务,学生和教师直接参加研究工作,而且在教学和研究上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性,国家对于大学的束缚比较小。洪堡提出,现代化的学校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以学术成就和科研能力作为判断教师能力的标准,国家行政不要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这些原则被欧美许多高校借鉴,奠定了洪堡兄弟在世界教育史上卓尔不凡的地位。
威廉·冯·洪堡本身就是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胞弟亚历山大·冯·洪堡则是著名科学家,他们认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应按照每个学生的个性全方位开发其能力,并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于是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他们还推广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提倡自主教学,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将古典文化、语言和自然科学定为学生必修课,设立学年制、课程表,建立考试及升降级制度等。
在洪堡实施全面教改之前,人们普遍将大学教育的功能定位为培养特定的使用性人才。但洪堡认为,大学教育旨在提高人的修养,而修养是道德和人格上的一种境界。因此,他提出了“完人”教育观,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他认为,修养是个人必备的素质,与专门的能力与技艺无关。相反,单纯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学习,会使人偏离通往修养的正途,最终远离培养“完人”这个目标,学生必须要有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的能力。在此理念下,传统普鲁士大学由教师设定正确结论再让学生证明的教学方式被废除,学生们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大大增强。
幸运的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是洪堡坚定的支持者,威廉三世曾对从拿破仑占领下的哈勒大学逃出来的教授们讲道:“这个国家必须用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上的损失。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办穷、办亡国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他甚至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大学是科学工作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为普鲁士之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科学技术与人才基础,成为普鲁士重新崛起的动力。
3、重新定义大学功能 开启教育新时代
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卓有成效,科学研究第一次成为大学职能,洪堡的办学思想和洪堡大学的改革成为近代大学的典范,它和法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共同构成欧洲近代高等教育两大模式。威廉·冯·洪堡本人也被称作现代教育之父,因为他对大学的功能进行了新的定义。
传统大学的功能是“教”,即传授知识。但洪堡认为,教育除了是“全面的”之外,还必须是“纯粹的”,即大学教育不能以眼前的暂时利益为目标,而应把追求真理当作最终目的。洪堡极其重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张。大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其教学的中心。只有一个在科研方面卓有成效的优秀学者,才会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只有实行“教研合一”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传播和升华,则必须要落实学术自由。
一般来说,现代大学有两个起源:一个是1088年诞生的意大利波隆尼亚大学,从中世纪的修道院制度过渡到近代大学,波隆尼亚大学无疑是成功范例。另一个则是洪堡大学,后者享有“现代教育之母”尊称。洪堡大学的这份尊荣,来源于威廉·洪堡的大学理念或者教育理想。简单地说,这种理念包含两个最根本要素:一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探寻真理,并在探求过程中实现人格的培养。二是治学应当超越经济、政治等功利因素,追求孤寂和自主的状态。前者诠释了大学教育对全面人才的塑造,后者则刻画出一个完整科研工作者和教学者的理想状态:独立、专注和最大化的调动资源。
后人描述道:洪堡大学的建立“开启了普鲁士和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洪堡大学也被誉为“真正近代德意志大学之开端”。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马修·阿诺德曾说:“法国大学缺乏自由,英国大学缺乏科学,而德国大学则兼而有之。”这被认为是对当时欧洲大学的客观描述。
此后,洪堡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接纳与推广。美国的教育家吸取了德国改革的经验,“赠地学院运动”和“威斯康星思想”进一步强调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凸显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使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霍普金斯大学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使德国的“讲座制”更加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