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樊良树(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荀子所言,载于《荀子·王制》篇,大意是:植物动物,均应注重保护其繁荣滋长的关键时期,草木开花生长之时,不能进山砍伐幼苗,不能断绝草木生长。鼋鼍、鱼鳖、鳅鳝怀孕产卵之时,不能用渔网、毒药捕杀,不能断绝它们生长。在这句话之前,荀子还说,“圣王之制也”。将两句话联合起来解读,可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在“圣王之制”中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在人类发展早期阶段,渔猎采集食物是人类生存繁衍必经的过程。大自然为人类提供充盈富源,民众饮食、衣服、居室、舟车之所需,都须仰仗大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民众安享生活不忧衣食,族群得以发展壮大,文明得以薪尽火传。“圣王之制”,质言之,不过教民、养民两大重心。就养民而言,重在维护民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使其不虞匮乏。衣食足,仓廪实,民众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人因自然而生。大自然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再丰富的资源也有衰退枯竭之日。“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不知节制,寅吃卯粮,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民众自身。民众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淮南子·主术训》)民众的温饱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这个意义来说,“圣王之制”治理万民,助民求利,导民生财,使民众安居而乐业,必须注重自然生态之维系。
唐代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一如缘木求鱼。生命的孕育成长,一步一个台阶,不可逆。深切注意植物动物生长发育之天时,无失其时、无夺其时便成为“圣王之制”中生态保育思想的重心。“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久而久之,中华民族形成一系列不成文法——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逸周书》),草木零落,才能进山砍伐成林。
“巢覆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凅渔,则龟龙不往。”(《吕氏春秋·应同》)渔猎之时,不覆巢,不取卵,不杀幼小。
任何情况下,必须对幼小鸟兽鱼鳖网开一面,鸟兽遁回林薮,鱼鳖潜藏渊泽,为大自然留下更多生机。
骏马能历险,大牛能耕田。对牲畜动物的利用不可恣意妄为。不驰小马,不役童牛,不驾幼驹,给予它们充足的养成时间。
以上所举,在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大自然保有勃勃生机,民众生活才有充足富源可恃,“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荀子·王制》),“圣王之制”才有坚实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频发,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阶段。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久久为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多次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使生态红线落地准确、边界清晰;确保珍稀濒危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核心区域休养生息、繁衍壮大,确保生物多样性。经济与民生共举,生态与文明同步。凡此种种,我们都可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这一古老的约定在21世纪中国的践行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