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强国梦】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有人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主任李安称作是世界最繁忙、最特殊的“传达室”管家:每天把中国遥感卫星从太空收集的海量原始数据转换成一幅幅看得懂的数据图。这就是李安和同事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日复一日,他们已经坚持了31年。
李安 郭红松绘/光明图片
31年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共计成功接收了近16万条卫星轨道,保存了自1986年以来的卫星原始数据资料,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档案库,为我国积累和保存了极其珍贵的空间数据资料。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31年,李安见证了其大部分的发展历史。1992年初春,李安获得了硕士学位,刚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地面站的数据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处理美国LANDSAT-5卫星的热红外波段观测数据。
当时,国内还没有能力研制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如何对这套引进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解剖?任务落在了年轻的李安身上。在深入分析之后,李安最终发现了原系统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错误,也因此从地面站的青年人中脱颖而出。
从2002年起,李安作为团队负责人,建成了一系列国外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其中,2002年建成法国SPOT-5卫星地面系统,使这颗卫星在其后十余年间成为我国应用最成功的业务化高分辨率国际卫星;2008年建成加拿大RADARSAT-2卫星地面系统,使我国拥有了国际最先进的民用合成孔径雷达观测数据源。
在李安的参与和带领下,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先后完成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历史上的首次更新换代,建成一系列国外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目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规模和性能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覆盖我国全部国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的实时数据接收能力。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现在已经为公众熟知。在这两个国家重大专项中,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地面数据接收系统的建设任务,李安是总设计师。2015年和2016年,地面站相继成功实现“悟空”“墨子”的数据接收,以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现在,培养地面站的青年技术骨干是李安最重视的一项任务。李安说:“我们地面站将把一批具备优秀专业能力和潜质的青年科技人员推上关键技术岗位。用他们的创新思维、活力、热情,为我国卫星地面系统的研制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