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
编者按:高考临近,报考什么专业是广大考生纠结的难题。报热门专业人太多,是问题;报冷门专业人太少,也是问题;冷热专业没准儿几年就颠倒巨变,还是问题。专业冷与热,究竟何去何从?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
没有兴趣 再好的专业也难坚持
作者:洪成文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
如何判断专业的冷与热?既复杂又简单。说简单,在同一层次的高校,考生蜂拥而至的专业,即为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大大超过录取人数的,也是热门专业。比如时下的财经和管理、新闻传媒、IT和互联网等等。
说复杂,就是因为专业的冷与热不是一成不变的,热门专业可能变为冷门,冷门专业也可以变成热门。曾经非常热门的法律和建筑学将随着社会需求和高校招生规模的变化而出现走出热门行列的可能。法律专业不再热门是因为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建筑学不再热门,则是因为招生总量增加过快,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建筑学相关学科的热度。
挑专业很重要,但是不等于挑未来的职业
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挑专业是人生的一次大抉择。
就志愿填报而言,是趋“热”,还是挑“冷”,里面的学问很大。专业的冷热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选择了金融专业的学生和选择了史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不仅部门、薪金有不同,而且意味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路径。当然,冷热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发生了变化,冷热就会随之发生转变。比如,本科阶段没有学习金融和财经管理,研究生阶段可以转专业考研,从而实现从不热到热的转变。即便在大学阶段和考研的时候都无法转专业,也不意味着就此否定了历史学和哲学相关专业学生去金融部门工作的机会和可能性。一些非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到金融、保险和证券投资部门工作的案例比比皆是。
粗暴地将大学的专业与未来的职业作简单地、直线式的链接,是眼光狭窄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看待冷热专业的观点,可能与大众的判断恰恰相反,多数单位会希望大学重视冷门专业的教育,毕竟冷门专业学生报考较少,毕业生也会相对较少。与此类似的是,用人单位对于热门专业倒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因为热门专业毕业生供给量相对充足。现实中出现的冷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
充分利用好决策延迟,无论冷热都要把握住未来调整的机会
这几年很多媒体谈到了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读的超级冷门专业。其实,一个专业冷到几乎没有人报考的情况,是每所高校都可能遇到的尴尬。从考生角度看,被冷门专业录取,肯定有恐惧之感,毕竟直观上就能发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少。但是,若能坚持下去,可能意味着未来就业和发展的机遇。
毕竟,冷门就意味着招生人数少,就业的竞争压力就会小。很多实例都表明,越是冷门的专业,成就大事业的空间越大。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学术成就很高,为什么呢?是因为季先生研究的领域(印度文化和梵语)在他之前几乎无人涉足,几十年积累下来,高山丰碑已然成就。我在参加学科评审的时候,也曾遇到一位社科院的学部委员,得知他经常给政协提交政策咨询报告,我肃然起敬。问起他的专业,原来他本科学的是柯尔克孜语。如今他是民族学研究的首席专家,是国家民族政策的主要智囊。尽管两三个个体案例远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越是冷门就越容易成功”。但是我们应该承认,选择冷门专业有时候也是一种“剑走偏锋”的智慧。
目前的平行志愿或大类招生对冷热专业的调节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还不能彻底解决专业冷热问题。大类招生的好处是考生不需要在高考后立马做出决定,先选择个大类专业,到了大学阶段再根据自己兴趣的明确而逐渐做出决定。学生可以在二年级甚至三年级做出选择,这就是所谓的决策延迟。追逐热门专业当下已经成为一股社会潮流,个别学校个别学生即便想逆潮流而动,也是很难的。追热门总会有两类结果:一是追对了,一是追错了。那些追错的同学,也不必过于担心,毕竟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调整的机会,只要有理想、肯学习,总有办法。
兴趣事关专业选择,学生和学校都要重视
对于学生来说,追求热门专业没有错,但不能无视自己的兴趣去追热。再好的专业,如果没有兴趣,专业学习很难坚持到底。即便能坚持到底,甚至成功就业,也很难在此行业成为领军人才,因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难有大作为。
就高校而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发挥,要在冷热专业之间架起转化的便利之桥,让那些专业与兴趣不能匹配的考生有调整的机会。
我认为,未来的专业调整应该依循个人兴趣逻辑、社会发展需求逻辑和知识发展逻辑,但是调整的主体是学生,关键是兴趣。调整专业是成长过程的必然,毕竟你不能一次性做好一辈子的决定。当年胡适去美国留学选择的是农学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哲学,所以立马离开了康奈尔大学,去了哥伦比亚大学。鲁迅去日本是为了学习医学的,但是他的兴趣和成就却在文学创作。调整专业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这种改变是否依据了自己的真正兴趣。此外,调整专业也不宜过于频繁,如果频繁转专业,恐怕不是毅力问题就是能力问题。
它的“冷门”,我的机遇
作者:颜海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987年我进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所开始攻读埃及学,1994年博士毕业。在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这个专业属于“超级冷门”专业。
当时,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等都在起步阶段,研究所就采取了一种特殊培养的模式:从全国高校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中选取英语好、有志于世界古代史研究的学生进来,然后从国外请专家,从古文字开始进行专门培养,(我学的是埃及学所以就要学习象形文字)每一届学生20人左右,两年招一次。现在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所依然保留着这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当时来说,突破了时代的局限,走在了前沿,作为本科生的我们就能够得到古文字的专门训练,而且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的教诲。最近20年来世界古代史的发展,应该说也得益于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制度。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我们很明确知道自己接受的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方式,从攻读这个专业的第一天开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将来我们要从事这个冷门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即便没有具体的个人规划,大家也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填补国内世界古代史研究的空白。
现在回头看,我仍然觉得我的专业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它的“冷门”,给予了我后来20年中不少的发展机遇。1994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是全国唯一一名埃及学方向的应届毕业生,因此也有了更多工作和研究方面的选择。专业的冷热总是相对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选择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方向,很重要。
专业设置不能只看市场“冷热”
作者:尚琳琳(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过去一段时间曾出现过以市场“冷热”为主要依据进行专业设置来培养人才的思路,短期内这种思路似乎“立竿见影”,长期来看却无异于“缘木求鱼”。时至今日,从国家到社会到高校,都已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从政策乃至现实层面给予了应有的回应与思考。直面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的当下,全面、科学、综合地加以考量,才能将“百年树人”之路走得稳健、扎实。
新华社发 程硕作
高校专业设置应立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且有侧重地加以考量。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其中,“主动适应”反映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姿态与站位,但需在全面审视和把握高校自身综合实际的前提下科学理性设置和调整专业,有所侧重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千校一面、片面地迎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盲目重复性设置专业,恐怕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各类高校应着眼自身办学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进行深耕细作,立足优势学科设置专业、面向市场需求优化专业、依据自身特色构建品牌专业,使专业特色更突出,使学科亮点更鲜明,深层次助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与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理念相契合的科学走向。
高校专业设置应遵循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通过科学且富有远见的考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毕竟专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个合理的专业经过科学的论证之后由相对系统且完备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师资力量、硬件配套等构成。即使社会需求再大,没有相应成熟的学科支撑,高校也无法培养出相应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必须经过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时间的深厚积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眼高手低、功利主义、虑不及远地设置专业是与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既不科学又丧失了其育人的根本。为此,高校专业设置应正确处理现实需要与未来可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专门化与体系化的关系等。在操作层面,不妨改变以往先设置专业后设计课程的做法。在相关联专业中,以新课程设置为先导,紧密关注和综合考量新兴行业和社会发展趋势及就业需求状况,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与师资配套,在条件成熟后再正式设置专业。以高瞻远瞩的态度与视野去谋划高等教育发展大计,这才是教育工作者负责任的举动。
高校专业设置应满足人才成长和发展实际,并综合且有针对性地考虑各类相关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学的初心就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因此,高校专业设置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不同的专业设置导向。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侧重以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人才培养的延续性,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产出打好基础;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侧重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人才培养的宽口径,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准备;职业技能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侧重以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其中基础专业、长线专业、学科型专业要不断优化与调整专业结构和知识体系,因时而进,培养出能真正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设专业、热门专业、应用型专业应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因时而变,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在高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市场因素是不能回避的、必须考量的,但是我们首先应该回归教育本真,将人才的培养成长作为第一要义,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最终为国家与地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