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光明日报》四篇作品再入高考题

2017-06-08 05: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四篇作品再入高考题

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一张新闻纸的思想文化厚度

  光明日报北京6月7日电(记者靳晓燕)2017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刚结束,细心的网友就发现,《光明日报》的四篇作品成为浙江卷、山东卷的作文试题和北京卷的小作文和阅读试题材料。

  2015年12月10日《光明讲坛》刊发卢新华的文章《读三本书 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成为浙江卷作文命题材料。此文源自作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次演讲。卢新华发表过短篇小说《伤痕》,给他带来了许多荣誉。作为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写作《伤痕》不到一年后,卢新华便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第四次文代会作家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代表。他从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读三本书,走归零路”。他在文中写道:这三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一本叫“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

  命题专家表示,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等。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3日刊发的朱昌俊的评论《温暖的书店是“城市之光”》,成为山东卷的作文试题材料。专家表示,经过修改,命题者把时评型材料处理为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客观事实材料,把情感价值隐含在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中,适合个性表达,能给考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写作空间。此外,今年北京卷小作文材料取材于2013年7月26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叶梅的散文《根河之恋》,阅读试题的部分材料取材于2014年7月28日《光明日报》刊发的通讯《数字敦煌:换种方式感受敦煌魅力》。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光明日报》贡献了多篇高考阅读、作文材料。其中,1985年高考作文更是以“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为题,成为一代学子的青春记忆。近年来成为高考试题的《光明日报》作品还有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取材于2012年8月3日刊发的陈忠实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016年天津高考语文阅读题,取材于2015年4月10日刊发的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彭程的散文《在母语的屋檐下》;2014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取材于1988年3月13日刊发的叶廷芳的文章《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二卷现代文阅读题,取材于2011年5月26日刊登的张炜达的文章《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取材于2012年2月15日刊发的光明日报记者田雅婷的文章《吴良镛:筑梦人生》;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甲卷阅读题,取材于2013年4月11日刊发的刘重来的文章《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纪念卢作孚诞辰120周年》。

  为何《光明日报》的作品屡次成为高考试题材料?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光明日报》作为重点报道教育、科技、文化、理论等领域的新动态、新突破、新理论、新成果以及知识分子典型人物的中央党报,一直关注社会,聚焦时代,发表不少专家学者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很好的写作范例,高考命题组自然而然会选取。其二,以今年被选为试题材料的两篇作品来看,都与读书有关。高考作文的社会影响极大,不光是高考学生,社会各界都会关注。比如通过《书店》一文,我们能看到不光是知识分子,更多的务工人员也在享受读书乐趣。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读书氛围逐渐浓厚,另一方面也体现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的自觉提升,这都有很好的传播效果。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8日 06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