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开拓后继有人
——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行(四)
光明日报记者 贺斌
在此行的交谈中,杨志江院长并没有讲他自己在孔院发展中具体做了什么。但是,在一个安全形势不佳、生活条件与国内差距较大的国度,2015年建立起费萨拉巴德孔子学院,2016年在喀喇昆仑国际大学开办汉语教学点,且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应该是个不小的成绩。
喀喇昆仑公路与古丝绸之路相距不远,图中的标牌为“古丝绸之路”。
为了保持教学正常进行,除了加强管理外,杨志江院长还特别要在生活上关照孔院的“小”老师们。此次去吉尔吉特教学点,他特意从伊斯兰堡购买了国产大米、挂面、调料和新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装了满满一后备厢。
喀喇昆仑国际大学教学点的小刘老师是一名在校研究生,这个来自北京的志愿者看上去白净、文弱,但没有城市青年身上常见的那种娇气。他是主动要求来巴基斯坦的孔子学院教书的,用他的话来说,有孔院的地方,人一定能够活下来。现在,他每天都在给与他年龄相仿的巴基斯坦青年上课。在去往教学点教室的路上,他曾不经意地对记者说,如果国内年轻人能够来巴基斯坦工作一段时间,就绝对不会有那么多无端的抱怨,而会对自己的祖国有新的认识。
教学点的另一名小郭老师是汉办志愿者。谈到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时,他只提出教师人手不够和学生上课不守时两个问题,只字不提生活上的艰苦。当记者问到此事时,他坦率地说,相比之下已经改善很多了,起码有同事在一起。
小郭老师在上课。 贺斌摄/光明图片
经过一番刨根问底,记者才知道,小郭以前曾在尼泊尔做过志愿者,很长时间里一个人在兰吡尼(传说中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教授中文。每天上完课就得回到租住的10平方米小屋,那既是卧室,也是厨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人管你是否吃饭、身体是否舒服,甚至你是否存在于世上。对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境况意味着什么,是毋庸赘述的。但他仍然坚守岗位,认真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就是在巴基斯坦孔子学院艰苦奋斗、搭建“民心桥”的教师们。他们大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能够在战乱和艰苦地区为国服务,无论能坚持多长时间,他们都是好样的。记者知道,他们的收入相对于他们付出的艰辛和承担的风险来说,还是微薄的。但他们知道肩负的使命,不会用收入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他们讲究的是奉献,是开拓。
看到两名年轻教师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们专门给他们带来的罐头,看到他们高兴地把我们带来的芹菜苗仔细地种在屋后的地里时,记者真心地觉得,他们没有被困难和艰苦吓倒,他们的内心是强大的。
这次亲身感受喀喇昆仑公路和采访汉语教学点的旅程,令记者印象深刻。当古丝绸之路和喀喇昆仑公路同时出现、在记者眼前交相辉映时,仿佛历史在这里交汇,就像现代高铁从河西走廊古丝路烽火台边穿过一样震撼人心。当时,杨志江院长特地停下车来,我们想将这一场景深深留存在记忆中。
喀喇昆仑公路是当今世界一大奇迹,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之自豪。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只要人们充满信心,撸起袖子实干,一定会有更多奇迹被创造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梦相互交织,都会在人们的不懈追求中成为现实。
记得临近吉尔吉特市,我们曾在一个隧道里停车躲避落石,记者疲倦的身体得以短暂休息,但思绪仍在遨游:只有走过“天路”的人才知道,喀喇昆仑公路上,从不缺少负重在肩、知难而进的人。过去有,现在更有。
(光明日报伊斯兰堡6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