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能手”以一当百
——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记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走进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的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大院,一辆辆自动采棉机、深翻机静静地停放在工棚里,四周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
记者正感到纳闷时,几位身穿工装的工人从一辆辆高大的自动采棉机下钻了出来。原来,从今年5月开始,他们进入机械维修阶段,对所有的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维护,工人都忙着在维修呢。
银丰公司的工人正在维修自动采棉机。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三年迈了一大步
公司副总经理刘勋章带着记者来到一台自动采棉机前,自豪地说:“这就是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公司视察时看的那台自动采棉机。当时他听我们介绍说这些机械都是‘兵团制造’时,连连点头,对兵团农业机械的科研、生产、应用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基地建设,落实和用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3%。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又有哪些新发展和新变化呢?
听记者提了这样的问题,刘勋章笑着说:“这就太多了。首先,我们共青团农场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满怀信心建设美丽家园。我们农场农业机械化率去年就提高到了99.7%,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8%。3年前,我们的自动采棉机只有118台,当时仅我们第六师就种植了80万亩的棉花,118台自动采棉机根本无法满足采棉需求。3年来,我们投入1亿多元资金,使自动采棉机达到150台,可以保证职工所种棉花的自动采摘,完全实现了采棉机械化。就在总书记来我们企业视察的那年12月,我们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现在已经实现转入主板,资产增长到6亿多元。这对于我们这个涉农企业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步,我们将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现代机械的发展,让更多现代农业机械惠及职工群众,促进生产发展。”
农业机械效益可观
看记者还要提问,刘勋章接着说:“现代农业机械的普及与发展,最受惠的就是广大职工群众。想当年我们兵团职工面朝戈壁大漠,在风头水尾的地方建起一个个农场,到现在发展成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农场,这其中,农业现代机械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极大地减轻了职工群众的生产负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刘勋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按可以收获350公斤棉花计算,用人工拾花需要近1000元的拾花费用,用自动采棉机采棉则只需145元,这就为种植棉花的职工群众节省了800多元。以一个农场每户职工定额土地50亩来计算,仅拾棉花一项,就可以为一户职工节省4万多元的费用。而人工和拾花时间的节省则更加明显,无法用钱计算。
“过去每年到7月份左右,棉花还正在开花时,职工群众就开始四处找拾花人员了。仅我们共青团农场一个农场,每年就需要将近10万人的拾花大军。安全生产、生活保障等问题每年都会出现,给连队管理、治安等都带来极大考验。现在,我们发展了自动采棉机械,每年来我们共青团农场拾棉花的人员只有1000人左右,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而这种节省,又为这些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增加收益的机会。”刘勋章说。
看记者不明白他的意思,刘勋章副总经理介绍道,因为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自动采棉机驾驶员,每年都需要招收一大批季节工。农场职工不需要人工拾棉花了,他们就投入打工行列。每年都有大量职工来公司参加培训,如果最终能被公司选中,仅一个采棉季就有近3万元的收入。
农业机械正在智能化
“我们从2015年就拓宽了经营种类,比如我们购买了大马力的深耕机,去年我们就深耕了3万亩的土地,为职工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还提升了服务水平,农业机械管理已经实现了GPS和手机管理,通过电脑和手机,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任何一台机械的工作情况,在何处,收获面积是多少等等。可以这样说,我们用3年的时间,使公司农业机械装备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部分农机具安装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等。这些技术全国领先,让我们走在了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最前沿。相信再给我们几年时间,我们一定发展得更好。”刘勋章说。
走出企业,旁边的棉花地长势喜人。正在地里除草的李越听说是采访农业机械发展的,就主动说:“我今年种了3000多亩的棉花,如果按过去的办法靠人工拾花,需要300多人、50多天才可能把棉花收回来。如果我用自动采棉机,只有一台的情况下1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完了。而且不可能是一台自动采棉机来的,一般都是几台或十几台一起来,想想那个阵势都激动人心。现代农业机械的发展真是为我们职工群众带来了更大的收益和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