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家门口 农民变工人
——广西天峨走出一条石漠化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的路子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唐婉婉
悠扬的山歌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8月12日,一场“深山中的狂欢”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向阳镇上演。一年一度的“珍珠李丰收季”由此拉开。
近年来,天峨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为贫困户脱贫寻路子、找法子、谋长远,以“三特”(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产业发展为核心,探索山地经济发展模式,让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转化为“产业工人”,搭乘电商平台发展“订单农业”,走出一条适宜石漠化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的路子。
“靠山吃山”发展特色产业
在天峨县大街小巷,一箱箱“龙滩珍珠李”堆积成山,快递员们忙得不亦乐乎,装箱、封存、储运……这种晚熟的“深山李”,通过物流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龙滩珍珠李”的发现源于一次偶然。1988年秋,农民崔德军上山放牛时吃到几颗野生李子,因其香脆可口,便折枝回家嫁接桃树培育种植,很快获得了成功,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村民一起富了家。
天峨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珍珠李产业,开展规模化种植,为农户免费提供苗木,引入技术帮扶,打造“龙滩珍珠李”品牌;同时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打破区域销售局限,使得珍珠李连年畅销全国。
这只是天峨县“靠山吃山”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说一千道一万,发展产业才是硬道理。”天峨县委书记陆祥红说,脱贫攻坚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贫困。为此,天峨县历届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决策将发展珍珠李、核桃、食用菌等“三特”产业作为脱贫摘帽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成功打造出龙滩珍珠李、大果山楂、天峨核桃等一批上规模、有效益、叫得响的产业品牌。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在八腊瑶族乡五福村150亩“中药材生态种植及乡村旅游示范基地”,40多位村民正在给无籽罗汉果人工授粉,每人每天可获100元左右的“工资”。
五福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石漠化严重,山比地多,如何实现脱贫?“我们创新探索附加值高、见效快的优质产业,打造‘订单农业’,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广西科技厅派驻天峨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天峨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士军告诉记者,基地药材由桂林市一家公司订单种植,广西科技厅给予资金及技术扶持,年内预计实现盈利30万元,又将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而这样的示范基地,天峨县已建成17个。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既是基地“股东”又是“工人”的村民房文军,以前迫于生计,夫妇俩四处奔波打工,老人孩子无法照顾;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既可以兼顾家庭,收入也不少,“开年以来已领到3万多元‘工资’呢”。
“要让农民有事干,生活有盼头,日子才有奔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梁昌旺告诉记者,天峨县依靠产业“开渠引水”,为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将闲置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党建+”成脱贫新引擎
行走在天峨县,各式各样的“合作社”映入眼帘。记者留意到,这些合作社门口,几乎都配备一块红色“党支部”牌子。这是当地以党建引领脱贫的见证。
和许多地方一样,天峨县在发展产业过程中,也曾遇到农户热情不高的难题。“只有让群众看到‘有利可图’,才会跟着一起干,这就得依靠党委、政府的强力主导。”陆祥红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天峨县积极探索“党建+”扶贫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激活基层党建活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五福村谷福缘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党建+”扶贫模式的典型。合作社由14户农户入股,其中7户为党员,7户为贫困户,合作社理事长周彩云就是村党支部书记。
“党员带头干,群众才会觉得有主心骨、有方向、有保障。”周彩云坦言,起初有的农户不愿租地,有的看不到前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如今看得见的成效给农户吃了“定心丸”、打了“强心针”,为其他村发展产业提供了示范效应。
通过合作社精诚合作,“抱团发展”脱贫在望。目前,全县94个村(社区)已全部实现有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预脱贫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到2020年3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