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2017-10-06 03: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看这五年】

  作者:肖怀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向内涵质量型方式转型及居民收入增长与财富积累,追求生活品质、注重消费体验和文化精神享受,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

  五年来,在消费需求、政策引导、科技变革等多重作用力下,文化产业呈现出价值链延伸、多元化运营、产业融合与渗透、市场空间拓展、产业生态重构等发展趋势,形成了文化内容产业、文化融合产业和文化附能产业的三元圈层结构,文化产业的价值不断放大,文化产业的边界不断拓展,创造了大量创业就业机会,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

  近五年来,创意设计与产业融合不断加速。在当今这个全球化和以知识为依托的社会,创意型资产在创造着收入和就业的新形式,从而刺激收入增长,在年轻人当中尤其如此。设计是实现创意的商业价值,连接创意与生活的重要手段。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推动下,创意设计正在以创意力、设计力生产出全新的创新设计产品,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全面融合渗透到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消费服务业、城市建设运营等诸多领域,全面提升着这些产业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商业价值。

  五年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正在重构文化产业生态。随着人类文化娱乐空间向虚拟世界的转移,文化活力也更多在数字世界爆发。传统的文化产业价值链在重构,文化生产不再严格遵循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线性时序产业链模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正在模糊,市场营销的壁垒和成本大大降低,众创、众筹、众包、分享经济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正在不断为文化内容产业附能,腾讯泛娱乐、阿里双H战略、爱奇艺的网络品质视频生活,为影视娱乐业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更多的商业转化方式。互联网催生了大量的文化产业新业态,预示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制造、数字内容、创新设计等领域将成为未来的文化产业的主要战场。互联网推动了创意和知识分享经济的发展。大量互联网共享平台和设计共享平台及手工艺共享平台等,释放了个体创意者的创造潜能。大量创意者、手工艺者、设计师借助互联网共享平台、自媒体等方式,实现了个体价值的放大,迅速实现了商业价值,从而大大激发了民间文化创造活力。

  五年来,文化产业不仅成为中国文化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正在成为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引擎。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06日 05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