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代表通道”的声音:神圣的使命,重大的责任

2017-10-19 06:1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神圣的使命,重大的责任

——来自十九大“党代表通道”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无比骄傲,无上光荣。”在10月18日举行的十九大“党代表通道”首场采访活动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对于首度当选党代表,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19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分成5组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展现了89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党代表通道”的声音:神圣的使命,重大的责任

开幕会前,赵宏博、景海鹏、唐嘉陵代表(自左至右)在“党代表通道”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殷刚摄

  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步

  “上太空和当选党代表都是很难有的经历和荣誉,此时此刻您站在这里和在酒泉出征太空前,心情有何不同?”

  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景海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2008年,神舟七号使我第一次飞上太空,和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实现了太空行走,迈出了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步。今天我是作为党代表来参加这一盛会,来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我相信党的十九大必将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步。”景海鹏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第一次“飞天”感受的话,那就是两个字——兴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首次当选党代表的感受,也是两个字——神圣。

  “您还打算再上太空吗?”对此,景海鹏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小秘密。“再过几天就是我51岁的生日。虽然快51岁了,但我的身体、心理各方面状态都非常好。我会更加认真、刻苦地训练备战,时刻准备接受党和人民的再次挑选。”

  和景海鹏一起在第一组出场的还有“蛟龙号”主驾驶、国家海洋局深海潜航员唐嘉陵代表。作为潜水器“蛟龙号”的主驾驶,唐嘉陵见证了我国深海探测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在个别领域领跑的过程。

  “‘蛟龙号’目前下潜的最大深度是7062米,这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唐嘉陵说,未来“蛟龙号”世界级探索船探索效果、探测时间将大幅度提高,未来我们为海洋科学调查、海洋科学服务的技术保障能力将有重大提升。

  “四个自信”说到底就是四个字——中国自信

  7点50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代表和其他两位党代表一同走进“党代表通道”。提起张瑞敏,很多人都熟知他的故事,他创建的海尔品牌和创新商业管理模式在全世界赢得了广泛赞誉。海尔在创新上有两个“先手棋”:一是产品的“先手棋”,就是涅槃重生;二是管理模式上的换道超车,用互联网思维创造的模式颠覆了传统模式。

  “‘四个自信’,我个人认为说到底就是四个字——中国自信。”张瑞敏从1992年参加党的十四大到今天参加党的十九大,是连续六届的党代表。“我们将来一定要让中国模式成为最好的模式。”张瑞敏告诉记者。

  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代表对中国服务器产业取得的成就十分自豪。“近五年来,在创新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服务器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五年前,全球前五位的服务器企业里,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今天,在全球前五位的企业里,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这五年里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快速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的企业。”王恩东说。

  今年1月至9月发布的服务器专利,中国企业远远领先于国外的服务器企业,体现出中国企业在服务器方面的强大后劲。“接下来的五年中,我相信领导全球的服务器企业一定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服务器企业也一定会为中国、为全球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的动力。”王恩东信心满满地说。

  “创新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个科研和技术的突破,我们更希望的是创新能够落地,能够转化为老百姓所使用的成果。”华大基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杜玉涛代表说,五年来,我国在科研经费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上有了大幅提升。

  把工作干成艺术,用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

  在“党代表通道”上,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李万君代表和中航工业西飞公司国航装配工薛莹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梦想。

  30多年来,李万君始终从事轨道客车的焊接工作,多次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他说:“作为‘国家工匠’,就是要把工作干成艺术,让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在世界上更加亮丽。”

  曾经,李万君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中车的产品,中国的高铁、城铁出口到世界。如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中,中车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出口到世界上103个国家和地区。

  “一架飞机是由上百万颗铆钉装配而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机器无法装配的,我的工作就是把机器无法装配的组件用手工完成。每一颗铆钉的质量都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每种工艺都要经过上千次的训练。”作为一线技术工人,薛莹对工匠精神同样有独特的体验。

  “您认为该如何理解和践行工匠精神?”有记者问。

  “对于工匠精神,我用在生产一线多年的经历来解读,那就是坚持和精益求精。用心和不用心,结果完全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甚至中国制造的形象。”薛莹说,在制造业进入智能化的今天,工匠精神并不过时,“我要用中国工匠的双手做出更多的优质产品,让世界享受‘中国制造’”。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9日 10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