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搬走贫困这座山

2017-10-21 06:5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郭红松

  贫困犹如一座山。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老百姓就曾被这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

  贫困的原因也是山。

  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山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千百年来,这个村庄的祖祖辈辈“只能”也“只会”靠田、靠山吃饭。2013年以前,村里的产业几乎是空白,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

搬走贫困这座山

花茂村村景。

搬走贫困这座山

山清水秀的十八洞村。

搬走贫困这座山

花茂村村民母先才,是花茂土陶技艺传承人,他在村里开设的陶瓷加工坊,产品畅销省内外。

搬走贫困这座山

十八洞村的两位村民,望着即将丰收的猕猴桃基地,憧憬着美好的幸福生活。

搬走贫困这座山

十八洞村的“巧媳妇农家乐”,每天都接待大量游客,生意兴隆。

搬走贫困这座山

在蔬菜大棚内务农的花茂村村民。

  村民们望“山”发愁,干部们望“山”思变:如何搬走这座“山”?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这座大山,在十八洞村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战斗号角!新时代的愚公们迅速行动了起来。

  摆脱贫困的优势出路也是山。

  山清水秀,适合发展特色旅游;气候宜人,适合发展特色水果等产业;花垣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历史久、工艺精,应该发扬光大。人们的思路一变,劣势成了优势。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致富产业、精准改善安居环境、精准提供公共服务、精准创新扶贫机制……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攻坚经验破土而出!

  今天的十八洞村再不是旧模样了。

  那位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大姐”的苗族大娘石爬专过上了好日子,她喜气洋洋唱着山歌,笑脸在阳光与苗族服饰的映衬下格外漂亮。

  那个小学都没读完,曾经成天混日子的孤儿龙先兰,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专业户,娶上了漂亮媳妇,住进了改造后的新房,品尝着甜蜜的日子。

  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优质猕猴桃基地的未来,给刚刚脱贫的村民带来无限憧憬,正在开发的神秘溶洞群给外地游人带来无限期待……

  贫困犹如一场病。

  这病不仅拖累人们的生活,也可能压垮人们的意志。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村民沈向军差点就被贫困击垮。妻子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他要照顾妻子还要养家糊口,供两个孩子读书。那一回,两个孩子同时食物中毒,他几乎绝望。曹安全是个聋哑青年,父母患病,自己没文化,娶不到媳妇,找不到工作。他们一家人很少见到笑脸。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花茂村考察时说出的这句话,成为经典,成为工作的指南。

  贫困虽是个顽疾,但只要下定决心,对症下药,强身健体,一定能够战胜它!

  花茂村的干部和群众都醒悟过来了。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脱贫攻坚的中心,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大胆办、抓紧办,对老百姓无益的事情坚决不干。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花茂村的干部和群众都把习总书记在这里说的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村里建起了农业观光园,开办了专业合作社、旅游开发公司、建筑公司,还挖掘制陶传统建设了非遗文化一条街。

  今天的花茂,像名字一样美,鸟语花香、田园秀丽、环境幽雅。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都返乡创业了。年轻人没理由不回来——村里山好水好项目好,何必舍近求远求生存?

  曾经贫困的聋哑小伙曹安全如今也在家门口的公司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戴着高高的厨师帽,他的心声展露在憨憨的笑容里。

  湖南十八洞村和贵州花茂村的脱贫故事,只是在辽阔祖国大地上扶贫攻坚战役里的两个场景,他们的实践启迪着人们,他们的胜利鼓舞着人们。

  战胜贫困,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是承诺,是嘱托,是誓言,是行动,是功勋!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1日 12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