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生活的河流中打捞艺术精华
——5位十九大代表就“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彭景晖
10月20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王小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走进十九大新闻中心,就“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接受媒体集体采访,畅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话剧创作有何新变化?听到光明日报记者的提问,宋宝珍感慨颇多。
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集体采访。这是光明日报记者在提问。光明网记者 邱亭摄/光明图片
“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位年轻编导,为了创作一台反映西藏人民生活的戏剧,远赴西藏近20次。”宋宝珍说,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一批具有经典潜质的优秀文艺作品已经涌现,不仅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老牌院团相继创作出大量优秀戏剧作品,西部省份的戏剧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如果把时代生活比喻成一条滔滔奔流的大河,那么文艺工作者就是要从中‘捞’起那些最有分量、最有含量、最有温度的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完善,谱写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在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发展的突出特点。有记者问到“像音像”这个遴选当代京剧名家及其代表性剧目进行录像、录音、配像的工程。孟广禄讲起了他心里的三笔账:第一是事业的账,能够入选“像音像”工程,让京剧演员获得了荣誉感;第二是效益的账,一场剧院演出,观众最多不过一两千人,而“像音像”工程能让数以万计的观众欣赏到名家的精彩表演;第三是子孙的账,这个工程把当代京剧名家最好的时光、最好的表演留给后代子孙。
一边留下经典的传统剧目,孟广禄一边也在参与排演着一出名为《郑和下西洋》的新戏。在他看来,这出戏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呼应“一带一路”倡议,唱响了时代主旋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夏勇敏长年从事跨文化传播,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传统习俗各不相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对于消除误解、增进合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刘玉珠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开展了15个境外联合考古项目,对5个相关国家进行了文物修复援助,每年还组织上百场国际间的展览合作与交流,“只有对各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彼此才能相互尊重”。
不论是文化交流还是新闻传播,都需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回忆起策划《长城保洁员一天弯腰8000次》报道的往事,王小节认为,制作这样广受欢迎的新闻节目,没有捷径可走,新闻人必须要下苦功夫,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