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侯晶晶代表:让美德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心间

2017-10-21 06: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代表手记】

  作者:侯晶晶(十九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能否树立正确的信仰坐标,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持续浸润青少年的心田,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涵育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很多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教育改革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深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广大青年呈现向上向善的昂扬精神风貌。

  我们国家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相比前辈,当代青少年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昌盛发达的新时代,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受益者,也应该有共建共享的责任感,立志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知识智慧奉献给祖国的发展、人民的福祉,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长过程产生丰厚的社会价值。树立这种理想信念,也将为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工作中攻坚克难提供定力和动力。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取向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南京师范大学等一些高校正继续努力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站位准、内容实、形式新、可及性强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这也增强了教育工作者、改革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如何引导青少年从小培育道德定力,让青少年更有信仰更有力量,是摆在各学段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树人必先立德,相信在十九大报告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美德的种子将根植于青少年心间,越来越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会竞相涌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1日 05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