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5位十九大代表就“农业科技创新”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2017-10-22 06: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从地里长出来的自信

——5位十九大代表就“农业科技创新”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光明日报记者 蒋新军 彭景晖 杜羽

  这是一次“接地气”的集体采访。

  接受采访的5位代表全部是常年和“泥土”打交道的人。21日19时,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主题为“农业科技创新”。

  “我是中国的‘小麦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说:“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中国的小麦育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我们‘小麦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信心、有能力为确保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自信,洋溢在台上每一位代表的脸上。这份自信,来自过硬的研究能力,也来自扎实数据中所蕴含的实实在在的成绩。

  长期从事农业研究的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得到长足发展,这从三个指标可以得到体现: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去年已经超过了56%;第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第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2016年稳定在96%。“了不起!”唐华俊感慨道。

  “我是一名研究设施园艺的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领域,我们尝试把科学院的科研成果连接应用单位和农民,打通产学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灵玲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搭建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问题,让农民看到了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民因此更愿意寻找科技成果的支持了。

  在场的另一位女代表沈玉君,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虽然我们的工作是和畜禽粪便、秸秆这些又脏又臭的东西打交道,但是我们科研的目标是非常美好的。”这位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工作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组令记者惊叹的数据:到2016年年底,我国畜禽分污的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农业更绿,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

  凌继河代表是江西省安义县种粮大户、绿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他通过规模化经营带领农民致富。“我们现在流转土地20070亩,托管土地35700亩,年加工稻谷40000多吨,已经带领6700户农民致富。”凌继河说,他的心得只有3个词——“良种、良法、良田”。通过引进优质品种,他们种植的品质比较好的大米最多卖到18块钱一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良法,指的是全程机械化。“以前人工插秧一天一亩,现在高速插秧机一天插五六十亩,产量还更高。”良田,就是建设高标准农田。

  在这几位代表看来,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不断丰富、丰盛,就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最直观的体现。面对如此接地气的代表,记者们争相提问。在场的外国记者纷纷感慨:“没有想到,中国的科学家这么可爱,中国的农业这么发达!”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1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2日 03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