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方华:一视同仁的医者大爱

2017-11-29 05: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述往】

  作者:魏文斌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学习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作为北京一所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百年同仁,精英云集,这里一代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用他们的言传身教,积极推动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努力提升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而在同仁眼科专家魏文斌教授心中,作为我国斜视弱视专业开拓者、同仁斜视弱视专科奠基人的张方华先生,是同仁老一辈专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潜心研究而历练求索,博学多才却淡泊致远,一位医者的无私大爱与高尚品德值得后学敬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学习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作为北京一所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百年同仁,精英云集,这里一代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用他们的言传身教,积极推动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努力提升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而在同仁眼科专家魏文斌教授心中,作为我国斜视弱视专业开拓者、同仁斜视弱视专科奠基人的张方华先生,是同仁老一辈专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潜心研究而历练求索,博学多才却淡泊致远,一位医者的无私大爱与高尚品德值得后学敬仰。

  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眼科学家、眼科斜视弱视专业开拓者、同仁眼科眼肌和斜弱视学科奠基人张方华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8岁。

  那天下午,我应北京医院戴虹主任之邀,为“京医论坛·两岸三地眼科高峰论坛”讲课,刚从讲台上走下来,就接到了医院干保科秦明照主任的电话,说张方华老先生去世了。

  此前,张先生因肺部感染,已经反反复复住了四次院。几天前我开完会后还去病房看过他,他那时已经非常虚弱了。

张方华:一视同仁的医者大爱

张方华生前照片。资料图片

  张先生的手上扎液留下了片片瘀斑,不能碰,碰就疼,神志话语都不清了。看着老人忍受如此痛苦,我心里非常难受。因为多年来身体一直欠佳,张先生早已对生死之事想得通透明白,他也对家属及周围人有所表达,觉得花费那么大精力去抢救一个垂死的生命,未免太不值得。

  是的,无论何时,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张先生都是那种不愿也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的人。

  尽管对张先生不佳的身体状况心里已有所预感,但当闻听噩耗之时,我还是忍不住悲从中来。来到同仁医院工作30年以来,与张先生相交相识的每一幕,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提起他,我心里怀着深情,更有许多的敬仰。

  一

  张先生是同仁眼科老一辈专家中少有的,“文革”前就接受过严格研究生教育的老学人。1953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系,曾受教于郭秉宽、何章岑、毕华德、李凤鸣等久负盛名的老一代“眼科大家”,师从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刘家琦教授,从事斜弱视和小儿眼科方面的研究。

张方华:一视同仁的医者大爱

本文作者魏文斌(左)与张方华在一起。资料图片

  1959年,张先生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同仁眼科,在此一直工作了50余年,开创了同仁的眼肌和斜弱视学科,为我国斜视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为有了张先生的存在,同仁眼科斜弱视眼肌专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一生甘为人梯,提携后学,承担多项教学工作,培养了孔令媛教授、吴晓教授、卢炜教授等一大批优秀的眼科人才。自1983年至1990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四系本科教学工作以来,他为医疗系和首医分校眼科专业班讲授弱视与斜视、屈光学和眼外伤等课程,并完成进修医师带教及讲课工作,备受学生后辈尊敬,桃李满天下。

  张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爱看书,爱总结,善于写文章。与其共事多年,他一直强调两点——

  一是要临床联系实际,学习总结提高。同仁医院历史悠久,病人多、病种多,张先生具有非常敏锐的临床目光,善于发现临床工作中一些未曾见过的疾病,并将其收集、总结下来,以论文或综述的形式传播给国内同行,共同学习。他一生写了大量综述,收录在《国外医学·眼科分册》中,后来整理成《张方华教授论文集》。在同仁历史上,一辈子能出论文集的人屈指可数,张方华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张先生也为斜视专业检测和特殊斜视的手术治疗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国内斜视手术技术的提高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是要团结协作,发展专业。张先生一直重视各级医生的培养,注重梯队建设,尽量发挥大家的才能。他认为,年轻医生是专业的未来,非常愿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时,他对年轻医生所取得的成绩也愿意共同品尝、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张先生是同仁斜弱视和眼肌学科的开创者,带领整个斜弱视专科,在各种疑难斜视诊断和手术方面贡献丰硕。

  自创建、主持同仁医院斜弱视、眼肌专业以来,张先生勤敏善察,笔耕不辍,在国内最早报告了多例罕见病少见病,与全国眼科同道共同学习。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检查和治疗,为后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1966年首先对先天性眼球震颤实施了手术,下斜肌转位术,上斜肌转位术,单眼四条肌肉手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正常青年人隐斜及融合力的测定,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及斜视,4度三棱镜试验在诊断微小度数斜视中的应用等,许多手术方式至今沿用,被同道后学奉为经典。

  张先生本身也是一位特别善于总结、特别善于学习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带领孔令媛教授研究各种疑难斜视手术,并总结成文发表。我们眼底专业医生做完环扎术后,有些病人会发生斜视,他会与孔令媛一同到手术室来观看,观察肌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应该怎么做,并且会于细微之处予以指导。

  一些高度近视眼的病人,斜视角度大,常规术后效果不好,张先生会与孔令媛一起研究新的术式。而对于许多综合征的研究,如下斜肌腱鞘综合征,A-V综合征,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等,均是他最早阅读文献后总结出来介绍给大家的,让同行们能够认识这些疾病,开阔视野,提高诊疗水平。

  2006年,我计划组织出版同仁眼科图谱系列丛书,荟萃精华,以展示同仁眼科临床病例资料之丰富,为国内同行提供一套以供学习的、实用性强的诊疗图谱。在张先生的指导下,卢炜教授以最快的速度编辑出版了第一本《同仁眼科系列图谱·斜视诊疗图谱》,目前已是第二版了,在国内影响力非常大,至今被同道和后学所称赞。

  二

  张先生为人低调,温文尔雅,言语轻柔,谦和到了极点,从来没见他发过什么脾气,对病人更是如此。虽然成绩斐然,声名远播,但他却淡泊名利,从来不去争荣誉。

  自1984年起,张先生就开始担任刘家琦教授等建立的中国斜视专业组(今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一直是刘家琦的得力助手,为我国斜弱视及小儿眼科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刘家琦卸任后,许多同行都希望张先生能接任组长,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并力荐年富力强的后辈同道承担此任。

  张先生重视保留眼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眼科仪器、器械,具有超前意识和历史眼光。国外专家曾赠送同仁医院一个眼科大型诊疗台,后来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科室几次搬家,觉得占地方,使用率又低,都想把它丢弃。但每次张先生都建议将其保留,他认为,这些诊疗仪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这些仪器的身上,人们能读出整个眼科发展的历史,应该像保护文化古迹一般,珍视它们。很可惜的是,这个诊疗台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我到同仁工作以后,张先生发现我爱读、爱学、爱写,对我非常欣赏和认可。那时,他是《中级医刊》(现为《中国医刊》)编委,便有意识地培养我写稿、组稿,写综述、书评,写各种白内障、青光眼等诊治的系列报道,组织专题讲座,这一切至今都令我受益匪浅。当时的《中级医刊》作为全科医学刊物,在杂志上介绍系列眼科知识,对全科医生知识面的拓宽很有帮助,也是对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

  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个年轻的主治医生,张先生却力荐我接替他担任《中国医刊》的编委。在他的带领、推荐和培养下,我顺利成为《中国医刊》编委,这也是我从医生涯中首个医学杂志的编委职务。

  同样,也正是在张先生的指导、带领下,我开始结合临床进行总结和论文写作。可以说,张先生是我医学文章写作道路上的启蒙与指导老师,也是我从事编委工作的指路人。

  张先生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以及挥之不去的人格魅力,无一不感染着后辈。在其80岁大寿之日,眼科后生们想给他举办一场生日庆祝会,以此表达大家诚挚的祝福和感激。但当张先生得知后,却极其恳切地婉拒了。我们只好买了蛋糕去家里为他庆寿,他和家人非常开心,一如从前那样,谦和地表示了谢意。

  张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喜欢与人聊天,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是对脾气,相契相投,他会非常健谈,工作、学习、家庭等等,聊天内容也极其广泛。他喜欢足球,是个足球迷,对足球明星如数家珍。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先生,却喜欢那样对抗性、运动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大家常迷惑不解。

  2016年春节,我们去家中探望张先生,80多岁的老爷子,手里正拿着iPad,娴熟地操作着。他还给大家拍照,合影留念,并用iPad一一发送邮件,令众人惊讶不已,张先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如此之强。在他面前,我们始终不敢言老。

  张先生一生不爱麻烦别人,不愿给集体添任何麻烦和不便。几次生病住院,我们每每提到要去看望,他总是担心会影响到大家,总是反复地说:“你们那么忙,别来了……”在安排好床位之后,张先生也总是很快地给我们发邮件,表示谢意。凡是看望和关心他的人,他都会一一记在心里,总要多次地表示谢意。他特别能理解我们每一个人,能理解我们工作的忙碌,君子之风,溢于言表。

  张先生的爱学习爱读书爱钻研,对我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我从内心深处对他怀有莫大的尊敬,每年春节即便不去他家,也会打电话问候。

  张先生去世的当天,他的夫人、北大医院妇产科刘书文教授,亲手书写一份怀念悼文,字体灵秀,文辞工整,伉俪情深,寥寥数笔,道尽了丈夫不平凡的一生。

  北京同仁医院,从1886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131个春秋。“同仁”意即“自由博爱,一视同仁”之意,而“精·诚·勤·和”的同仁精神始终贯穿在每一个同仁人的身心中。

  作为国内眼科的领头羊,同仁眼科历史底蕴深厚,大家辈出,蜚声国内外,足以使每一位同仁人引以为耀。而这样的文化积淀和学术传承是同仁眼科重要的凝聚力,是同仁得以长盛不衰的优良家风。

  一代又一代的同仁眼科人身上凝聚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为同仁眼科事业鞠躬尽瘁、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形成了131年的同仁文化,凝聚成今天同仁眼科的深厚医疗典范,打造了同仁眼科长盛不衰的品牌,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声名远播。

  张先生的一生,如霁月光风,博学多才却淡泊致远,他是同仁文化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分子;他谦和好学,努力向上,一生都把集体的事情、别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从来不愿意去麻烦、影响别人,他是同仁老一辈专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潜心研究,历练求索,不为名利所惑。他是同仁医疗典范的杰出代表,他是同仁医魂。

  作者:魏文斌,医学博士,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同仁眼科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全国医德楷模,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入选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特支计划工程首批领军人才。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中华眼科杂志》《国际眼科纵览》《眼科》《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副主编。

  学人小传

  张方华,中国斜视弱视专业开拓者,同仁医院斜视弱视专科奠基人。1928年2月14日生于江苏省崇明县(今上海市崇明县),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系(7年制),1952年分配至上海医学院五官科学院师资班培训,受教于医学教育家、眼科学大家郭秉宽、何章岑两位教授。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疗系,分配至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在医学教育家、眼科学家毕华德、刘家琦、李凤鸣三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眼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任住院医师3年后于1956年升任主治医师,是年正逢国内招收副博士研究生,遂考取刘家琦教授的研究生,从事隐斜视方面的临床研究,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从事弱视、斜视方面的工作50余载。

张方华:一视同仁的医者大爱

资料图片

  张方华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64年5月,他建立北京同仁医院眼肌专业,并任首届眼肌专业组组长。生前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第一至第六届委员,并担任多种专业期刊的编委,《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副主编(1993年起),《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1988年起),《眼科杂志》编委(1992年起),《中华眼科杂志》编委(1989-2002年,2002年后任荣誉编委),《国外医学·眼科分册》编委(1991-2001年),《中国医刊》编委(1978-2001年)。

  张方华翻译了多部外文文献,将国外先进的知识、理念介绍给国内同道,开阔视野,共同提高,如:屈光检查的一些问题(1980年),世界斜视及弱视研究的动向(1982年),空间频率特性和视功能(1982年),垂直位直肌转位和内直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Oculinum)治疗外展神经麻痹(1989年),儿童表层角膜晶体术的视力、屈光和角膜曲率的效果二年随访(1989年),轴长对斜视手术反应的影响(1990年),血管显微分离在斜视手术中的作用(1991年)。参与编写了多部眼科学专业巨著,至今被后世同道所赞颂,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眼科学》《斜视与弱视·眼科全书》《斜视与眼球震颤·眼科临床理论与实践》《眼外肌病·眼球震颤与瞳孔异常》《新编眼科临床手册》《几种特殊类型斜视·眼球震颤》《眼科新编》《眼外肌并眼眶病·眼科学》(第四版)《斜视诊疗图谱》《斜视与弱视·中华眼科学》(下册)。

  缅怀

  张方华教授一生治学严谨,成绩斐然,为人坦诚忠厚,努力提携后学,是我的恩师贵人,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今年年初,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在上海开会时,研究决定授予张方华教授“2017赫雨时讲座奖”,并安排大会Keynote Lecture讲座,以表彰他对中国眼科事业,特别是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开拓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遗憾的是,张教授没能再回到家乡,在自己钟爱的专业国际会议上讲述他的感人故事了。

  赵堪兴(天津市眼科医院教授)

  早些时候,有些国外文献不容易看到,许多知识都来自《国外医学·眼科分册》,张方华教授在上面发表了大量综述和文摘,对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张教授是我硕士生论文的评阅人,那是1989年在同仁医院门诊的眼科诊室里,他对我的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那严谨的神情,还有评阅书上清秀的钢笔字,我至今都历历在目。就在一年前,张教授已经重病缠身,我收到了中华眼科杂志黄主任转来的邮件,是他对由我执笔写的斜视记录的英文缩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我们来往了几封邮件进行讨论,我从中看到了张教授一生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态度。

  王利华(山东省立医院教授)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9日 16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