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县委书记专访】
打好“三张牌” 奋力促转型
——访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委书记龚维芳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陆金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面对转型发展的要求,一个地方究竟该如何“转”,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委书记龚维芳表示,要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找准自身特色,盯住产业发展趋势,明确自己发展定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去能、赋能、聚能“三张牌”,实现“换道”超车。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交通强国。图为一列动车组列车从河南郑州东站附近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中穿过。新华社发
“去能”,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城市更新,腾出发展新空间。徐州是知名的老工业基地,鼓楼作为传统老工业区,近几年铁腕实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搬迁关闭工业企业近400家,其中28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全部搬迁关闭,被纳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去能”,没有终点。龚维芳说,我们正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步伐,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继续关闭治理与城市生活生态不适应的“小、散、乱、污”企业、作坊,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像建新城一样改造老城,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努力将鼓楼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由全国试点上升为全国样板。
“赋能”,就是以信息技术和创新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动能。通过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服务引导,运用“互联网+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迈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优质化转变,提升壮大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和总部楼宇经济、网络经济“4+2”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科技服务、金融商务、软件与服务外包、健康养老、平台经济和高新技术“5+1”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致力于将鼓楼打造成现代商贸核心区、现代物流枢纽区、商务金融中心区、网络经济高新区。
“聚能”,就是搭建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平台,集聚新的动能,以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吸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搏击全球新经济蓝海。当前,徐州正在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CBD”,要突出企业和人才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创新引擎招引,着力打造“一区十园十平台”。为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导向,鼓楼区出台了系列政策,形成了“1+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成功引进规模100亿元大唐电信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和30亿元的江苏“一带一路”淮海智慧产业子基金,初步构建了“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龚维芳介绍,利用辖区“铁公水”资源集聚优势,在老工业企业腾出地块,规划建设占地约7600亩淮海智慧物流园,致力于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区。正在紧锣密鼓筹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利用原老工业区搬迁地块建设,核心区规划面积约8.5平方公里,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来打造网络经济高新区,已纳入徐州市“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日前,由鼓楼区承办的徐州首届人工智能大会,吸引了业界众多精英大咖参加,这个月,还相继举办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跨境贸易等3个高峰论坛,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达19个,蚂蚁金服、顺丰集团、中兴环保、金科股份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高端项目成功落户,人工智能和网络经济正成为我区经济的新增长极和重要支撑,成为赋能、聚能的强大引擎。
“我们要通过产业转型,带动生态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富民增收、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创新三大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龚维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