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在基层】
光明日报通讯员 檀琳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习近平同志一来正定就搞起农业大包干,全县农业产值当年就翻一番,我们这个农家才可能供得起两名大学生,姐姐和我得以念完博士……”11月初,党的十九大代表、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教授孙喜庆,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年轻党员要感念党恩,爱党信党跟党走。
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研究者,孙喜庆认为感念党恩最好的行动就是“用最新的军事医学成果保障官兵健康,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铸好‘健康盾牌’”。从事航空航天医学教学研究30年的他,首次提出我国中长期航天飞行下体负压对抗失重影响方案、高过载致脑损伤的多重机制学说,建立了我国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下体负压训练方法,研制的新型飞行员抗荷耐力和前庭功能训练设备在部队得到推广应用。
这些年,孙喜庆每个月都要带领团队下部队调研一次,了解一线作战部队卫勤保障的现实难题,传授训练伤防护方法,送去他主编的《飞行人员颈腰训练操》《飞行人员救生手册》等科普读物。
10月18日,现场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报告,孙喜庆第一时间和同事们分享了心得体会,“十九大报告将原来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之第三步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我们责任更重大了。目前,高性能战机陆续列装部队,对飞行员身心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军事医学科研人员由此面临更多挑战。”
在解放军代表团小组讨论发言时,孙喜庆结合下部队调研的第一手数据和从事航空医学教学研究的丰富经验,介绍了空军军医大学打造以航空航天医学学科群为龙头的军事学科做法。
参会归来,基于基层官兵的健康需求,孙喜庆提出了强化航卫保障、提升飞行员战斗力的构想。日前,他参与了该校同空军航空大学联合开展的课程体系调整设计,将航空医学、飞行员健康管理、科学体能训练等知识,系统融入飞行员培养课程体系中。
11月28日,孙喜庆收到了一份高影响因子国际SCI期刊的论文接收邮件。这标志着他带领团队历时3年完成的“模拟失重通过p53/AMPK/mTOR通路诱导自噬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研究”获得国际学界认可。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完成了细胞层面的研究,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航天飞行后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防治打下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