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领航新征程】坚决守好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

2017-12-20 04:5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赵世勇(十九大代表、四川遂宁市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报告将“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画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美丽中国需要绿色装点,守护好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领航新征程】坚决守好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

  四川省遂宁市不断探寻生态与发展并存、城镇与自然交融的新道路,昔日的落后小城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生态新城。图为景色怡人的观音湖。刘昌松摄/光明图片

  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理念先行,树牢正确政绩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进一步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带来的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反映着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四川遂宁是西部丘陵欠发达地区,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具有青山相拥、绿水环绕的独特自然优势。如何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如果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不仅不能实现后发赶超,而且还会把良好的生态优势丧失殆尽。为此,我们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一届接着一届干。从2007年提出“环境立市、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到2016年确立“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发展主题,绿色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基本理念,绿色引领已成为遂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十二五”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百亿台阶,2016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增长9.1%,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从2012年开始,两年一届的“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已经成为交流绿色发展理念、展示绿色发展成果的亮丽名片。

  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绿色转型,厚植发展新优势。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是要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近年来,遂宁坚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立足良好生态本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一方面,始终坚持经济要环保,做好产业“加减法”。“加”就是改造传统产业优存量、培育新兴产业扩增量、实施创新驱动育变量,做大做强绿色发展的支撑。“减”就是从产业引进的源头减少污染,先后婉拒70余个投资亿元以上的“三高”项目。另一方面,主动向环保要经济,做好生态“大文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增速持续领跑全省;旅游收入增长23.5%,成为“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跻身全省旅游十强市。目前,我们正布局发展“医、养、健、游、食”相互融合的大健康产业,在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绿色GDP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打好治污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受历史遗留、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遂宁在生态环境方面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借势借力中央环保督察,持续打好“三大战役”,全力建设美丽遂宁。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工业污染治理,重点控制面源污染,统筹城市交通管理,严格节能环保准入,推动大气质量不断好转。近年来,PM10和PM2.5年均浓度值呈逐年下降态势,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改善率分别达81.4%和10.9%,改善率排名四川省第一。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创新实施“总河长+总警长”模式,扎实开展饮用水源治理保护、畜禽养殖污染、城镇污水、工业污水、塘库堰肥水养殖污染、河道采砂及侵占河道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涪江干流遂宁段各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市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成投运,成为四川省首个拥有双水源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打好“净土”保卫战。组织实施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工作,排查土壤污染风险源130余个。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实现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全市农产品产地土壤质量98.8%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是四川省首批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

  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增强群众获得感。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

  近年来,遂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方面,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20余张城市名片,2017年11月以西部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突出生态为民,设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69环保热线,主动收集梳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民生突出问题,梳理老百姓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最不满意的10件事,向社会公开承诺解决的时限,并创新开展《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现场问事问人问责。我们突出生态靠民,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实施“绿色生活行动计划”,连续举办四届绿色生活博览会,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居民节能家电使用率达到70%,市民以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比例达到40%以上。我们突出生态惠民,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构建绿色森林走廊,建成森林公园3个,新增城市公园绿地60万平方米;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保护修复湿地1.46万亩,建成湿地公园2个;坚持低影响开发,先期示范实施25.8平方公里、投资58.3亿元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市民创造了可视、可感、可获的绿色生态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制度为要,实现管控全覆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完备的制度机制是根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遂宁一直非常注重制度体系建设。早在2010年就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遂宁市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将绿色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各县(区)、部门综合绩效考核并逐步提高权重,建立起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绿色经济考核机制。同时,我们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工作,划定城市发展的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完成三县两区99个乡镇总规修编和1752个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管控全覆盖。另外,我们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成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小组,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坚决依法依纪严肃追责。特别是充分用好地方立法权,起草了遂宁市第一部地方性实体法规草案——《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草案)》,就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进行专节规定。通过这些举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0日 07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