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 走好新的长征路
——访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高璐佳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蔺紫鸥
“2017年10月31日,这一天注定要永载史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并重温了入党誓词。这再次提醒我们牢记中国共产党从何处而来。”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高璐佳说,96年前,上海兴业路76号13名代表在这里召开中共一大,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96年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900多万党员,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梦开始的地方。
回首来时路,更知今日事。2005年6月21日,在庆祝建党84周年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2017年11月30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一个多月后,新华社重新播发了这篇重要文章,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主要媒体纷纷刊载。高璐佳说,“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历经沧桑、永葆先进性的力量之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之源。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这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高璐佳认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96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财富,这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历朝历代执政者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回顾党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最终成为领导全国的核心力量,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这个有“秦陇锁钥”之称的西北小城见证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红色基因自此代代相传。谈到长征精神与“红船精神”的联系,高璐佳对记者说,“红船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而长征精神同时也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正是因为有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革命异常艰难的环境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斗争理论,才能使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怕牺牲、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才能互助团结、众志成城;也正是因为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才能有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奉献自己的一切。
高璐佳说,在当下的历史阶段,“红船精神”和长征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引领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期;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好“红船精神”和长征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唯有此才能在新的历史阶段展现新的作为;共产党人要始终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唯有此才能披荆斩棘,扬帆远航;共产党人要始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唯有此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高璐佳说,身处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我们倍感荣耀,也深知使命艰巨。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