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2018-01-06 07:28 来源:光明网 

  搞清文物间的相互关系

  李伯谦(北京大学教授)

  从现场的情况看,内城可能要早于外城。也就是说,可能是先有了内城,才有了外城,这需要我们从考古上证实。现在说这座古城建于西辽时代,证据在哪里?从出土的一些文物中似乎有西辽的,但需要科学的证据。另外,这座古城何时被弃?外城何时修建?使用时是否是同时在使用?不少问题现在都无法说清。所以不要急于下定论,要一步步地寻找答案。

  现在我们在外城看到了下水道遗迹,那么水系在哪里?它与井的关系在哪里?都没发现。似乎现在发现的这些文物都是独立的,相互间没有什么联系。这恐怕不对,是我们没有找到它们之间联系的关键节点。

  发掘工作要做长期规划

  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现存的蒙元时期的古城很少,发掘更少,目前能找到这样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古城,机会很难得,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要做一个长期的发掘规划。因为一座古城的发掘是不可能几年就做完的,有时可能是一个考古工作者一辈子才可能做完的一项工作。所以要做好长期发掘的准备,规划就必须要先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一步步地探明真相,揭示这座古城的历史真面目。

  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把内城外城的轮廓搞清。因为发掘古城首先要把整体情况搞清,要从宏观处着手,从大到小,一步步地发掘。

  发掘与保护同时进行

  水涛(南京大学教授)

  大家都看到了那个火道。说实在的,我看到时也很奇怪。记得我在国外的一个考古现场也见过一个类似的遗迹,最终被认定是洗浴设施,而且一定是高规格的洗浴设施。这就好理解了为什么火道那么密集,房间那么狭小了。当然,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发掘更大的面积再看一看,才能做出最终判断。

  我提一个建议,在做古城发掘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古城的保护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发掘而发掘,我们发掘它的真正用意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让它在现今社会发挥自己应有的贡献,告诉后人更多真实的历史。

  搞清古城结构意义很大

  陈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对一座古城的发掘,一定先要搞清它的结构,要找出它当时繁荣发展的脉络来。

  从多年来我们做古城遗址发掘的经验看,这个遗址必须要搞清它的年代,也就是这座城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一些相互叠加的关系。特别是我对那个火道很感兴趣。真是很难得的一件遗迹,国内几乎没有见过。达勒特古城一定在丝绸之路北道的发展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蒙元时期更多的情况,这一点十分重要。可惜我们现在一点也不了解它,这令人有种冲动,必须要搞清它,是我们考古人的责任。

  要把它当作一个麻雀来解剖

  吕国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达勒特古城自发现就不断出土一些重量级的文物。此次发掘我们看到了陶器耳朵都是仿皮制的,这很特别,是在其他地方从没有见过的形制。另外还有许多发现的东西,我们都说不清。但这不要紧,只要我们一点点地扩大发掘面积,一点点地做工作,就一定可以搞清它的真实面貌。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过去没有做过古城遗址的发掘工作,达勒特古城发掘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也是一次很好地解剖麻雀的过程,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

  或许能揭开西辽的面纱

  王炳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西辽存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影响很大。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当时契丹王朝曾经在新疆这片区域修建了8个城池,从准噶尔盆地到中亚地区都有,可惜我们一直没有找到。

  从现有的资料看,达勒特古城属于辽元时期可能更准确一些。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出土陶器中,辽时期的痕迹更明显一些,风格也更接近。再从周边环境看,这里是通向中亚地区的大通道,周围水系又很发达,西辽在此设城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丝绸之路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它不可能像现代这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它必须是更多地依靠自然环境的条件,才能走向更加遥远的远方。

  我们看到一些红方砖铺地的情况,这应该是察合台时期的遗迹。而出土的黑陶细颈瓶,有很明显的辽代风格。这些文物所属时间上的不同,可能需要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点,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达勒特古城或许能会为我们揭开西辽的面纱,这一点很令人期待。

  (王瑟整理)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6日 12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