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决低端论文问题刻不容缓

2018-02-01 04: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作者: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原院长)

  《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报告(以下简称SEI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作者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总计426165篇,排名第二的是美国,为408985篇。中美两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瞠乎其后:第三名印度为110320篇,第四名德国为103122篇,从第五名英国起,都在10万篇以下了。

  这样的数据让不少人大受鼓舞。尽管2017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但据预计,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还将大幅增长,这一点基本没有悬念。但这样的数据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一个广泛传播并被接受的观点是: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上去了,但质量或许还有待提高。理由之一是,在“高引论文”这一项指标的统计排名中,中国仅排第五名。这样的观点当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对该问题的思考不能止步于此。近年来,笔者团队一直在研究相关问题,“Nature实证研究系列”更是从2013年起持续发布至今。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对上述数据作出进一步的解读和阐释。

  首先,从SEI报告的中国论文数据本身,可以得出推论:中国在科研投入方面大幅增长。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实验基础,科学论文就无法产生。SEI报告根据其他数据来源,也赞成同样的结论,称2015年中国的科研投入已超过4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

  其次,毋庸讳言,中国作者近年在国外期刊(主要是英语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发表在学术声誉较差、影响力较低的低端期刊上。特别是所谓的“开放存取期刊”——没有纸质版本,完全在线发表,免费阅读,但作者需要交纳数百到数千美元的“论文处理费用”,而且审稿往往非常宽松,稿件的刊用率可达80%甚至更高。据统计,仅在进入“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开放存取期刊上,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2015年就已经超过美英,居全球第一了。笔者团队采集的最新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学者在SCI期刊上共发表了69051篇开放存取论文。

  再次,为了发表这些低端论文,中国作者耗费了一小部分科研经费作为论文发表费用。因为中国科研投入的总规模巨大,故中国学者为发表这些低端论文而耗费的资金绝对值仍然触目惊心。2016年,新华社记者在相关报道中援引其他信源称:据估计,2015年这项费用约为4.5亿元人民币。但上述估计很可能明显偏小,根据笔者团队近期深入研究的结果,据保守测算,2016年和2017年,中国作者为发表SCI开放存取论文,向国外期刊贡献费用总规模的下限达每年7.6亿元人民币。

  这一保守测算,还没有考虑那些非SCI的开放存取期刊。事实上,目前全球开放存取期刊总数已经超过一万种。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被普遍认可的SCI期刊中,也有许多声誉很差,影响因子很低的期刊,而SEI报告所依据的爱思唯尔集团的Scopus数据库(同行评议学术论文索引摘要数据库),采集的期刊超过两万种,远比SCI目前的8000多种更为广泛,鱼龙混杂的现象更为明显。

  事实表明,中国的科研经费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大量流入国外一些性质可疑的期刊囊中。重视论文总量中的低端论文问题,对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有正视数量背后的问题,中国的科学研究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1日 02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值班总编推荐] “猪进人退”,敲响警钟

[值班总编推荐] 校园有“戏”,搭建育人“大舞台”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