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注重问题导向 回应人民关切
——全国人大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人大立法工作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3月1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吴恒、环资委委员吕彩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超英、副主任许安标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环保领域立法全面“升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法如何保驾护航?”吕彩霞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很注重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和饮用水安全的渴望,强化了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吕彩霞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立法规划中有18个立法项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占到整个立法项目的18%以上。在制度设计上,强调系统性、全面性,注重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民生关切相结合,构建国家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比如修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核安全法和正在审议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等。
“从立法形式上,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更注重问题导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很关心雾霾问题。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点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这说明国家这些年的治理非常有效果。”吕彩霞说。
科学民主的立法机制进一步完善
“立法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效果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一批重大立法项目相继出台,保障宪法实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制定了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许安标在回答记者关于过去五年立法工作成就的提问时说。
许安标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部,这是很大的成绩。修改法律12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6次,作出法律解释9件。
谈到立法工作的特点,许安标列举了三点:一是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和立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二是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三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针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法典编纂工作,王超英表示,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民法典分编的编纂并不是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律,是把现行的民事法律的规范进行科学的整理,当然这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它要不断适应现在的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
王超英表示,民法典各分编初步考虑有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现在的设想是进行分阶段审议,争取2020年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和民法总则一起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民生领域立法成效显著
“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民生领域的立法成效和成就显著。”许安标表示,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法为民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民事和社会领域立法,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反家庭暴力法,修改了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制定中医药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红十字会法,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促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乌日图介绍,过去5年里,经济领域有17件法律通过审议并颁布实施。还有两件大家比较关心的法律,即电子商务法和证券法,已经通过人大常委会二审。
乌日图表示,在立法调研和审议中,各个方面对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向一致赞同,但对何时推出这项改革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决定将授权期限延长到2020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