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日新者必日退

2018-05-09 02: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唐帼丽(北京化工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二程集》中的“不日新者必日退”,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二程集》的“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二程兄弟长期在洛阳讲学,开创“洛学”一派,是宋代理学思想的奠基者之一。《二程集》是程颢、程颐全部著作的汇集,其中“遗书”是弟子们记下的二程语录,后由朱熹加以综合编定。《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载程颐语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颐认为,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

  何以不学习便退步?关键在于私欲的掺入,导致学习的中断。清人张伯行释道:“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这里,揭示了“不日新者必日退”的深层含义:即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在笔者看来,“不日新者必日退”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用心思进,无我无私,“惟精惟一”。《大学》言天下大道学问与用心求道的关系,“明德”“亲民”“至善”是大道学问,须以“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初心和用心程度去做学用实践。朱熹曰:“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这里,正心诚意是做天下大道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做天下大道学问是做“无我”之学,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陆九渊道:“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这里把一个个体的“我”和私心去掉,立身于国家、社会、宇宙当中,以无我无私之心,谋求天下大道。这个大道,是真正的为民为天下的学问大道,也是为民、为天下的用心、立场和态度。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其二,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程子道:“子曰:学者有所闻,而不著乎心,不见乎行,则其所闻固自他人之言耳,于己何与焉?”程子又道:“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由明而诚也。”这里反映了儒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学问要义:无我无私,做利民利天下的学用实践。王阳明道:“圣人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里阳明先生强调,要以“知行合一”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其知行合一的内在之源,便是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站到这个立场上,从此心出发,知与行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互为本体,共为一体,由认识上的创新外化成实践上的创新。

  儒家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为民为天下的大义初心关心天下社会、关心民生,思虑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真正的学问之道,也是创新的源泉,才是实现“不日新者必日退”的真正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心怀天下、心怀国家和人民,才能站到大局立场上,无私忘我,发现客观真理,并依据客观环境和客观条件,做出从实际出发的客观判断和正确决断,从而不断创新,把事业推向前进。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9日 02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