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界】
光明日报记者 贾宇
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指出,上合组织是各国平等参与、共同协商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体现出对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国家的极大包容性,并且经过多年发展,其综合功能不断拓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上合组织“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
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历史性步伐。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精神旗帜、价值导向、基本遵循、实践机制等方面,积极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成为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此次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上合组织未来发展做出重要指引和规划,在上合组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主席指出,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外交学院思政部教授余科杰认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魄和胸襟,将推动上合组织未来发展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推动全球共同治理与世界和平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海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看来,“上海精神”引领下的上合组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启示和成功示范。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通过加快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战略协作和对接,将开启上合组织发展新征程,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从地区命运共同体,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大平表示,通过上合组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的形象标识,而且获得了广泛的世界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今天纷繁复杂世界的进步要求,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作出“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等重要论断,得到与会各方认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秘书长周鑫宇看来,近年来,我国的主场外交活动成为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公共外交大舞台。此次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习近平主席再次用中国话语阐扬时代精神、表达世界愿望,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学说,散发出引领未来的思想光芒。
共谋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有力举措
“我们的未来无比光明,但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等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是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共谋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有力举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区域性支持要素与合作平台发挥建设性作用。上合组织在构建地区命运共同体中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区域合作平台与精神支撑。
展望未来,上合组织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