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端午期间,全国共有130多个博物馆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主题展览20多个、教育体验活动160多项。安阳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重庆宝林博物馆、武山县博物馆等均推出亲子体验活动,在节日假期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贴近时代突出馆校互动
悬挂在门楣上的菖蒲、艾草等节日标志,摆放在八仙桌的桑葚、粽子、五毒饼等节令食品,香包、剪纸、风筝、泥塑等现场传授手艺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在北京民俗博物馆,浓浓的端午味道扑面而来。
馆校联动是今年北京民俗博物馆端午活动的突出特点。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小学生在这里参加了包粽子、画老虎等节令习俗体验。
北京民俗博物馆已连续十几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除端午节外,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也会举办形式多样观众参与程度高的传统节令习俗体验活动。
近年来,北京民俗博物馆注重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同步,将民俗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让观众能够更加便捷地感受民俗乐趣。从2012年开始,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北京高碑店乡政府举办“二月二民俗文化节”,到今年已举办了7届。每年的民俗文化节活动都深受群众欢迎,学童开笔礼、花会庆祝表演等活动,不仅让群众真切感悟到传统节日魅力,还使百姓间增进了了解,和睦了关系,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
在“超级链接”的当代,南京博物院以官网为平台,相继开通官方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公众号。目前,南京博物院官方微信的用户已突破30万,只能预约400位观众的博物馆讲座,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20万观众。为更好满足公众学习和体验传统的需求,南京博物院跨出院门送文化,积极与学校、社区、车站等合作,定期将讲座、展览等搬到馆外,使公众不受时空限制与博物馆进行互动。
品味文化凝聚价值共识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以南京博物院为代表,在全国省级博物馆首家设立非遗馆,开设与传统岁时节日相关的主题展览,举办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体验和传承活动,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形式,为传统节日注入新内涵,使其成为传承文化、凝聚价值共识的重要载体。
南京博物院在非遗馆“民俗艺苑”展厅中专门设置“岁时节庆”单元,主要介绍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习俗。四季主题板块包括春(打春、春节、五忙日、元宵节、清明节)、夏(立夏、端午、六月六)、秋(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冬至、腊八、祭灶、除夕),通过简短文字和生动图片向观众展示江苏地区的传统节俗。
南京博物院还注重运用手工技艺类项目展示、口头表演类项目展演和社会教育活动等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如春节期间举办“新春相声专题展演”,营造欢乐喜庆氛围的同时,将春节习俗以说相声的方式传达给观众;重阳节举办“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展演主题京剧,鼓励年轻人带父母走进博物馆,一起欣赏并寻找属于老一辈人的青葱记忆。此外,南京博物院还利用户外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节庆展演,如马灯、舞龙、舞狮、连厢舞等。
为了让青少年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众多家庭选择在博物馆体验传统感知文化。南京博物院专门开设了“不怕虫虫过端午”“粽香飘飘体验”等幼儿课程;上海博物馆以6至12岁儿童为目标群体,开展了“浓浓端午情,巧手做香包”等教育活动;江西省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等均举办系列专题展览、体验和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
此外,不少博物馆也把革命文化融入活动中。河南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赴高丘镇贫困山区与留守学生共度端午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开展“2018迎端午学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举办“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活动;龙华烈士纪念馆举办“不忘初心敬英雄 童心飞扬过端午”主题宣教活动。人们在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积蓄前行的力量。
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短评
作者:赵明昊
时值端午,粽叶飘香。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越来越焕发出时代的“味道”,彰显文化范儿。
在文化传播层面,全国各地博物馆在端午节期间举办系列专题展览、体验和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中华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休闲消费领域,结伴登山、龙舟竞赛等,赋予了这一古老节日现代的仪式感。此外,不少居民小区在假期举办包粽子比赛、发放五彩绳,并开展夏季防疫等相关活动。可以说,端午节正在逐步接轨现代社会规范与生产生活方式,并以其古老的价值理念释放新的影响力。
不过,站在文化变迁的视角来审视,今天的端午节仍然难以让人满意:满足于形式的多,传统价值挖掘少,包括大城市中“有假无节”的问题,都折射出在时代与社会的巨大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价值的强化仍然需要找准定位、继续创新。
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共同体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农耕社会走到今天,传统节日纷纷沦落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支撑节日习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有序的节日系统变为了零星的时间符号。就端午节而言,如果不能将它独有的伦理观念、情感寄托和精神价值现代化,就很难让它“活在当下”,就不能真正成为一个“节日”而只是“假期”。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向死而生、爱国之心、孝义理念等价值观,粽子、龙舟、艾叶这些符号只是情感载体,如果只是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变得空洞。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科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从这个角度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如何“打磨”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
人是节日的创造者和承传者。中国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人生发成长,或许形式日渐衰微,但其精神早已存续于人心,存续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季羡林先生曾说,“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继承以保持民族性,弘扬促使其现代化,这样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充满激情与热爱。
(光明日报北京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