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良田建“鱼宫”脱贫有好招

2018-06-20 07:2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携手迈向美好生活】

  打木桩、装模板、铲田泥、筑田基……6月中旬,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组织党员干部到八江村稻田里,开展“助推鱼坑建设”主题党日活动,数十名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卷起裤脚,与村民一道挥锄弄铲,开挖鱼坑,上演了一场别样的“泼泥节”。

  时值“晒江鱼苗”繁育季节,三江百里侗乡掀起了稻田鱼坑建设热潮,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内生动力。2018年,该县计划新增稻鱼综合种养项目面积1.8万亩,建设鱼坑1万个。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鱼坑建设1.2万个,发放鱼苗近100万尾。

  “我们村是侗乡稻田养鱼发源地,家家户户都掌握一整套育苗、饲养和销售稻田鲤鱼的传统技术。”良口乡晒江村村民欧成刚告诉记者。但传统养鱼的鱼坑偏小,稍有狂风暴雨,饲养几十年的母鱼就会被山洪冲走,因此,“鱼坑革新”刻不容缓。

  在良口乡和里村稻鱼示范基地,鱼坑建设、灌溉水渠及插秧任务已经完成,放眼蓄水充盈的连片稻田,如同一面面镜子蜿蜒铺开,美不胜收。每天,村民杨卫德都按时到基地观察、喂养自己的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不做鱼坑,只能养鲤鱼,无法养草鱼,每年亩产稻鱼不足15公斤,仅够自己食用,基本没收入。如今建好鱼坑后,常年有鱼,亩产可达30余公斤,我去年管理得好,亩产达51公斤,除了留够自己食用外,每亩收入2000多元。”

  “我们鼓励群众就地取材,打木桩、用木板或竹子围框,然后往框内填泥围成鱼坑。”三江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莫善康说,这样既保持了稻田的原生态,又方便农户在田埂上搭棚种果蔬,为鱼儿搭建“避暑山庄”,形成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三江县设立鱼坑建设奖补办法,通过微信、电视、发放资料及开办培训班、现场会等,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家喻户晓。针对缺劳动力的农户,由村产业发展服务队统一建设,确保鱼坑建设目标稳步推进。

  一条小鱼,支撑起一个致富产业。三江制定了全县“优质稻+再生稻+鱼+螺”稻田综合种养项目时间表和任务单:2018年1.8万亩,2019年3万亩,2020年5万亩。“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中国·三江高山鱼稻’和‘中国·三江高山稻鱼’绿色生态品牌,使之成为侗乡现代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撑。”三江县县长吴乐如是说。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龚普康)

[责任编辑:张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