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贵州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07-03 02: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贵州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达十三项 跃升世界第一

  光明日报北京7月2日电(记者吕慎、李慧 见习记者李丹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消息,当地时间7月2日11时36分,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贵州省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至此,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超越之前并列的澳大利亚和美国,居世界第一。

贵州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客在梵净山游玩。新华社发

  梵净山是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后贵州省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贵州首个独立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今年5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技术评估报告,认为梵净山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开展相关工作,并于6月23日赴巴林参加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经多方不懈努力,梵净山申遗成功。

  2013年10月,梵净山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2015年1月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梵净山成为中国政府2018年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2017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到梵净山实地考察,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较高的保护管理水平给予肯定。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梵净山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5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贵州省申遗工作团认为,梵净山成功申遗是国际社会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的认可,是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着力构建生态多样性保护网络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3日 01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值班总编推荐] 将鼓励潜心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值班总编推荐] 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

独家策划

岱崮上的茶缸:93位英雄与艰苦的18天

78年前,这只伤痕累累的茶缸,支撑了93位八路军战士与40倍的日伪军足足周旋了18天。

唱针落!战歌化作砍向侵略者的“大刀”

聆听这张唱片,听当年的演唱者唱响《大刀进行曲》,能瞬间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靖宇马刀:藏在刀锋里的军民鱼水情

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将军马刀,承载着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照见当地民众对抗日志士的真挚感情。

时代青年新舞台|“这娃娃,扎劲得很”

人生的价值坐标,从不囿于都市的霓虹,更在广袤西部的呼唤里扎根生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