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七夕非遗新传承 不秀恩爱秀智巧

2018-08-18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们的节日·七夕】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通讯员 叶亦宏

  唐人林杰有《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连日来,全国不少地方上演了一场场赛技艺、乞智巧的文化活动,用新的方式传承演绎着传统民俗的新内涵。

七夕非遗新传承 不秀恩爱秀智巧

广州市黄埔区横沙小学“乞巧轩”内做手工的孩子们。王诗培摄/光明图片

  巧承古今意,巧诉女儿情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8月10日,随着曲调的响起,第十届西和乞巧女儿节在甘肃陇南西和县拉开帷幕。西和“乞巧”承自先秦遗风,历经两千多年传承演变,至今已形成民俗。一直以来,乞巧节都是陇南女性表达诉求、释放情感的重要时机,同时也承担重要的社交功能。

  据西和县稍峪乡杜河村“巧头”——乞巧活动的组织者朱夕霞介绍,从农历六月初开始,姑娘们就开始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过节。首先要推选一位熟悉流程又有号召力的“巧头”,在“巧头”的组织下筹集活动所需的资金,选择供奉巧娘娘并举行乞巧活动的场所即“坐巧人家”。接着要练歌、备装,从纸货店请来巧娘娘,另外还要炸制巧果。直到农历六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姑娘们盛装列队,用歌声将巧娘娘请进“坐巧处”,乞巧活动才正式拉开序幕,除了每日必要的祭拜,最重要也是最欢乐的部分就是“娱巧”和“拜巧”。

  所谓“娱巧”,就是参加乞巧的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而“拜巧”则是相邻村寨间你来我往的才艺展示比拼。记者这次没有赶上“坐巧”“迎巧”,却恰好撞上一场“拜巧”:来自礼县盐官镇的“巧头”王丽带着一红一蓝两支队伍来到长道镇大寨村,每个人挥舞着彩扇,舞姿轻盈,还时不时玩出花样:一会团簇成一朵花,一会摆出“乞巧”字样,让人难以相信这两支队伍是由平均年龄五十岁上下的“妈妈”“奶奶”们组成的。

  对于离家在外的女孩子来说,“乞巧”也是家乡的代名词,对乞巧这份喜欢已经融入她们对家乡的眷恋中。8月11日,在西和县稍峪乡杜河村,记者看到了一群女孩子们紧张地排练,动作略显生涩,神色却极为专注。跳舞的姑娘中有一个黄色头发的女孩子格外引人注意,她叫杜秀梅,今年18岁,在上海读书,这一次特意请假回村参加乞巧,“不为别的,就因为喜欢乞巧,更喜欢在乞巧过程中和儿时的玩伴们打成一片,一起叙旧、玩耍”。

  巧得智慧心,巧传手工艺

  乞巧节在广州又被称为“摆七娘”“七娘诞”“七姐诞”“摆七姐”等,每年当地都会举办乞巧文化节,今年也不例外。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赛巧会、赶巧集、赛巧节作品展……8月14日起,一场颇具广府风的乞巧盛会在广州大街小巷依次展开。

  8月16日,记者一行到达广州横沙村时,眼前骤然一亮,碌灰筒瓦、青砖石脚,明清风格的祠堂、家塾书舍、庙宇等鳞次栉比,尽显岭南古建筑风貌。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介绍,广州的乞巧活动多以各个姓氏祠堂或社坊为单位,每年的这个时候,各族祠堂里都会摆设贡台,插上香烛,将“妹仔姑婆”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与各种鲜花鲜果摆设陈列,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可以走街串巷参观姑娘们的手艺,这就是俗称的“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体面。

  在横沙村罗氏大宗祠,记者见到这样一组作品:用“谢灶”“深井烧鹅”“卖懒”“游波罗”“写挥春”等数个作品立体地铺陈开的一幅民俗风情长卷。“巧姐”罗惠娟站在一旁,向不了解广府风俗的外地游客耐心讲解。罗慧娟说,她虽然不会画国画,但还是努力把每一个作品做出国画的韵味。在创作时,罗慧娟总是全身心投入进去,甚至走在路上,罗慧娟都不忘搜集原材料,“看到街上被丢掉的废纸废品,都要想想能不能拿来用到作品中”。

  广州正佳广场广正街是本次广州乞巧文化节的一个分会场。8月17日,漫步广正街内,200件具有岭南艺术特色的精美乞巧手工艺作品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它们的材料多为彩纸、通草、线绳等,均由巧姐巧哥们精心制作,遵循乞巧文化的手作特色,无不精美奇巧,引人注目。其中,荣获“金巧奖”的作品《广州百里丝路风情》,完美呈现了广州旧时的贸易场景,体现了乞巧手工文化精益求精的特色。

  巧打文化牌,巧铺脱贫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甘肃西和的乞巧文化,已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而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近年来,当地政府更是巧打文化牌,用乞巧文化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西和县深挖“乞巧”的文化内核,从最初茶饭、针线等技艺上的“小巧”,逐渐拓展到承载中国女性智慧与美德的“大巧”,引导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意识,勇敢放飞梦想。在乞巧文化的激励下,西和涌现出一批巾帼不让须眉、富裕不忘乡亲的女性模范,她们用一双双巧手,在种植、养殖、刺绣、草编、剪纸等不同领域,都演绎出精彩的脱贫故事。在今年的女儿节开幕式上,她们中的十位优秀代表被授予“陇南好女儿”的称号。

  西和县长道镇大柳村的张芹,是西和众多脱贫致富“巧娘”的代表。走进张芹的绣坊,记者立刻被琳琅满目的绣品吸引——一层一层码放着的枕头,上面盛开着鲜花兰草,跃动着蝴蝶走兽,色彩艳丽,古韵逼人。2007年,张芹的一件绣品被大寨文化大院收藏并获得消费者青睐,这为她和乡亲们开启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2014年,张芹趁着陇南发展电商的浪潮开办了网店“大柳绣庄”,将绣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如今,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的帮助下,大柳村组织成立了乞巧坊刺绣协会,张芹任会长,现在协会规模已达179人,其中有30户贫困户,她们都通过刺绣改善了自家的经济条件。

  在传承和保护乞巧文化的同时,西和还挖掘出一批以麻纸制作、草编、柳编、刺绣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起乞巧村、乞巧小镇、乞巧文化苑和博物馆,推动民俗工艺品产业化、规模化,形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血”。正像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在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乞巧文化传承至今,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是增强文化自信、构建美丽陇南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树立文化自觉、凝聚脱贫攻坚强大精神动力的实际举措;更是促进文化自强、努力创造幸福和谐美好明天的现实需要。”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8日 03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