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经济赋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2018-08-24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李盛明 张国圣

  作为智能制造水平的集中体现,机器人产业在本次智博会上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其依赖于智能制造产业的能力和规模;另一方面也促使着智能制造加速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的机器人安装台数已经达到了49万台,也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快的市场,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全球的机器人市场都在发生剧烈的改变。

为经济赋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外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快速增长,产品国产率有待提高

  中国电子学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综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报告称,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8.2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其中,工业机器人168.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37.5亿美元。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今年的规模预计达到87.4亿美元,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3.8万台,预计2018年销量将超过15万台,其中关节型搬运机器人销量占比最高超60%,是国内市场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另外装配机器人占比也在15%,还有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的份额正在提速扩大。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虽然巨大,但国产率不高。据了解,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仍以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政产学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实现了控制器的国产化。未来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广国产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使用,提高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的自主研发水平。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的话代表了产业界的态度,“工业制造领域机器人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科技水平的提升,全球机器人行业面临着快速变革升级的风口。传统的机器人大多是自动化的机械化工具,千万次地重复一个被高度定制的行为,很难有自主的感知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可以与真实环境发生真切的、实际的、自主的交互。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智能制造可以在一个半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劳动,主动地感知并提供服务,这为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契机。

  我国这些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增加,引人瞩目。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的专利数量增长迅速,催生了一大批与服务机器人相关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让我国在这一领域比肩欧美。在新兴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的驱动下,我国已在医疗、教育、烹饪等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创新产品大量涌现,未来有可能在这一市场取得巨大突破。

为经济赋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智博会现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产业升级,技术融合有待突破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关键在应用,而应用的前景在于多领域技术的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说,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方面获得突破,就必须有跨学科、产业、国家的协同发展。“全球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正在升级,主要表现在和大数据、生物工程、移动互联、新材料等技术领域的协同发展。我国的突破点在于打通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欧洲机器人协会副主席雷纳·比什霍夫(Rainer Bischoff)表示,要让机器人在意识和行动上更加智能,就需要在传感、信息解读、认知和感知等综合领域进行系统整合。“这些技术的融合体才能生产出好的机器人。”

  移动互联在未来将对机器人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猎豹移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傅盛表示,机器人产业只有机械制造和人工智能还不够,关键是需要有互联网的应用。服务机器人可以看成手机当中一个个APP,但为了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就要下载一个又一个专用的APP。用互联网的思路重新考虑机器人,可以找到很多实现复杂任务分解的垂直场景应用,我们就有机会把用户体验和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做出一个又一个垂直场景的机器人。

  美国iRobot公司全球技术副总裁克里斯·琼斯(Chris Jones)以服务型机器人市场为例,分析了移动互联在机器人产业应用的未来趋势。他说,机器人现在越来越多地通过Wi-Fi联通,所以家用机器人不仅更容易被消费者的移动设备控制,而且还连接到了更大的智慧家庭网络当中。目前在美国和全世界的其他地区,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都和智能语音系统进行了整合,中国消费者智慧家庭中机器人与移动互联链接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随着互动障碍的进一步减少,未来服务机器人将迅速大量进入中国家庭。

为经济赋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8月23日,观众在智博会观看抹窗机器人表演。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竞争加剧,独特优势有待挖掘

  “航天等高端领域的机器人研发,我国已经处在世界的前沿,这样的竞争优势本质上是制度优势。”李瑞峰对记者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我国发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研发出了世界顶级水平的探月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这些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发展工业用和民用机器人非常有价值。”

  不过,与此相对,有着巨大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我国却相对薄弱,国产机器人从整机到关键组件占比偏小的问题突出,很多独特优势仍待挖掘。《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政策还缺乏整体性,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从国家到省市的战略规划,急需从要素聚集、全链布局、集群发展等方面给产业发展廓清方向。该报告建议,应加快设立国家级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基金,强化国家层面对产业的战略引导和统筹规划,通过地方政府和园区与机器人企业的互动合作,共同带动我国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在正确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次智博会上,多位专家建议我国应围绕机器人发展战略布局与政策导向、一带一路与机器人发展机遇等热点话题,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通过博览会为机器人企业与投资者的交流合作提供连接纽带,促进机器人领域产、学、研的对接,实现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借助中国无人机公开赛总决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格斗机器人大赛、青少年设计竞赛等赛事,为全球机器人竞技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竞技平台,也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培养和储备产业生力军及人才库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重庆8月23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4日 07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