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丰收的礼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速写

2018-09-24 03:4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丰收的礼赞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速写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9月23日,北京农业展览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会场周围,24根柱子上的二十四节气和与每个节气有关的诗句,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仓囤上悬挂的玉米、辣椒、大蒜、生姜,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丰收的礼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速写

  9月23日,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小寨村,瑶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举行“开镰”仪式,庆祝丰收节。王滋创摄/光明图片

  主会场的大屏幕上,实时传来浙江安吉余村、陕西杨凌、安徽滁州、黑龙江绥化庆安、四川成都都江堰、广东梅州6个分会场的画面。各地群众庆丰收、享丰收,形成上下联动、遍地开花的节日氛围。

  准备登台领奖的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正忙着拍摄合影,记录这幸福的瞬间。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之一、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的王平说:“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的关心。赶上了好时代,我们很受鼓舞。”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团场夏收小麦今年获得大丰收,亩产达700公斤。

  来到丰收节主会场的,还有56个民族的农民代表。“丰收节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来自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苔塘村的陈小燕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今年她种植的2000亩柑橘获得了大丰收,每斤能卖到8.5元。她带头创办的栗木毛家寨金燕子果树专业合作社给38户社员带来了4000万元的总收益。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丰收节主会场的点点滴滴,映射着全国农业大丰收的金色图景。

  在江西省定南县历市镇车步茭白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茭白叶子被风吹起阵阵绿浪,农民收割茭白的忙碌身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我种了8亩茭白,今年的收入大概有4万元。”农民钟汉平一边把收割好的茭白装进袋子,一边乐呵呵地说。在东北“大粮仓”黑龙江绥化,飘香的稻谷让开镰收获的农民笑逐颜开。在岭南农业“大本营”广东梅州,名特优农产品上架顺丰终端启动,“梅州特色”在节日中走得更远。

丰收的礼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速写

9月23日,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王家洼村村民在晾晒玉米。新华社发

  伴着丰收节的鼓点,亿万农民在丰收的田野上为丰收放歌。金色9月,全国秋粮收获已经渐次展开。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我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能够继续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脊梁。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丰收”二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量的丰产,“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新时代“丰收”的新内涵。

  “收成已经不再是难题,如何把农产品卖个好价钱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河北省保定市崔庄镇商平庄村农民凌波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农民的心声。

  9月17日,在阿里巴巴联手农业农村部打造的“首届丰收购物节”预热活动“丰收购物节直播盛典”中,河南南阳镇平县的荷叶茶登上了晚会舞台,短短两小时,销售额近60万元,创造了镇平县农产品单品上行销售的最高纪录。

丰收的礼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速写

  9月23日,江苏省泰州市举办“江苏泰州·兴化碧水东罗农民丰收节”。图为农民在“水上市集”展示特色农产品。汤德宏摄/光明图片

  同样在9月中旬,微博发起了“农品上热搜”活动。这个项目计划持续两年,通过连接更多社群电商帮助30个贫困县实现特色农产品在微博上热搜、树品牌、涨销量,为每个贫困县至少打造一个特色农产品。

  丰收节给农民带来的是客流,是广告效应,是品牌价值。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卖上好价钱,才能让“丰产”变成实实在在的丰收。通过丰收节搭建的平台,生产端与消费端、农民与市民零距离接触,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可持续的信赖关系夯实了基础。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秋收时节的华夏大地,笑容写在农民脸上,幸福留在农民心里。

  (光明日报北京9月23日电)

  黑龙江庆安:乡村做主场 农民当主角

  光明日报绥化9月23日电(记者张士英、赵洪波)金秋九月,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呈现出一片丰收的金黄。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之一,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民朋友在此欢聚,分享劳动的甘甜,丰收的喜悦。

  欢庆丰收节,乡村做主场,农民当主角。在庆安县久宏水稻现代农业园区的稻田地里,稻穗颗粒饱满,丰收节庆祝大会的舞台就搭建在此。地头,收割机一字排开,农机手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农民开镰大赛做最后的准备,随着口令声,一台台收割机在田地里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

  农业要发展,少不了带头人。“玉米大王曹中军、养牛大王孙庆财、农产品加工大王乔文志……”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十位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大王走上舞台接受表彰。喜获黑龙江省大豆大王称号的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走下领奖台,兴奋地说:“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对我们农民群体的尊重、身份的认可,让我们更有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丰收不仅满了粮仓更鼓了腰包。在丰收节现场,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穿上节日盛装,上台领取分红款。“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年再挣几百万。”刚刚分得114万元的绿洲源合作社社员邹吉忠笑逐颜开,高兴地在台上唱了起来。

  合作社负责人杨晓萍说,入社农户不仅仅有一笔流转土地收入,而且因为实行“保底+分红+粮款留存计息”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获取持续性收入。

  打起鼓来,敲起锣,欢声笑语,唱丰歌……黑龙江丰收节的欢庆气氛正浓,现代化大农业势头强劲。

  四川都江堰:农民的欢乐节 丰收的成果展

  光明日报成都9月23日电(记者周洪双)在秋雨淅沥的川西田野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艺巡游、精品瓜果蔬菜展示、知名农业大户现场讲演,勾勒出一派秋收景象。23日上午9点,在位于成都都江堰市柳街镇七里诗乡的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都江堰市全国分会场暨四川省庆丰收活动现场上,数千农民群众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节日。

  都江堰是农业水利工程标志性工程所在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鸡蛋、葡萄、猕猴桃、铁皮石斛、菜籽油、大米……看着自家的优质农产品,农民群众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喜悦。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下,川西林盘、天府绿道、猕猴桃产业等一大批极具特色的规模化生态农业随处可见。

  川西林盘是巴蜀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漫步于川西林盘之内,花满蹊、玖香巷、茶与谈……韵味十足。千年以来,族群聚居、繁衍生息、勤耕劳作,创造了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社会形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悠久的农耕文明世代传承。

  在丰收节都江堰全国分会场活动现场,六个篇章的精彩节目,全面展现出天府之国“润泽万物,物产丰富”的农耕文明和蓬勃生机。都江堰养马镇农民宋财华说:“首届丰收节活动不仅充分展现了千年古城都江堰的历史底蕴,而且将天府文化生动地融入其中,很有意思。”

  四川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丰收节活动成为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既要彰显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历史内涵,更要展示“三农”发展的新成果、新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动力。

  广东梅州:柚香沁满祝捷会

  光明日报梅州9月23日电(记者王忠耀、吴春燕)大鼓声声浑厚,唢呐高亢悠扬,在天朗气清的秋分日,一场喜迎丰收的祝捷会在潮州大锣鼓的表演中拉开帷幕。23日上午,“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暨广东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金柚飘香的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柚园隆重启动。

  在现场,客家山歌、舞龙舞狮、瑶族长鼓舞等极富广东地方特色的精彩表演轮番上阵,向在场观众呈现了浓浓的乡土风情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观众们手举黄澄澄的柚子和金灿灿的稻穗,丰收带来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来给大家报喜啦,今年岭南特色水果产量已达710多万吨,规模增加了将近7%,真是我们果农的致富树、发财果。”一位来自梅州的果农上台给全国观众报喜。随后,“全省总产量突破9万吨”“鲜切花、盆栽观赏植物产量再次位居全国首位”等一个个佳音从茶农、花农的口中传出,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此次广东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以“广东农民话丰收、岭南大地庆佳节”为主题,突出农民主体、丰收主题,体现岭南地域特色。工作人员表示,整个活动以“热带作物”和“岭南文化”概念为核心,立足梅州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融合岭南民俗,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场极具南国文化特色的视听盛宴。此外,主会场周围还设立了南粤农耕文化展览区、广东农家美食品鉴区等特色展区,各式各样的农产品、传统工艺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十分热闹。

  陕西杨凌:悦动三秦大地 共贺五谷丰登

  光明日报杨凌9月23日电(记者张哲浩、杨永林)9月23日正值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陕西分会场特别节目《悦动三秦大地,共贺五谷丰登》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广场盛大开幕。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致辞,并与农业科学家、职业农民代表以及来自陕西各地上千名农民群众一起观看了杨凌分会场丰收大联欢活动。

  本次大联欢活动共分为“庆丰收”“晒丰收”“闹丰收”“助丰收”“寄丰收”“赞丰收”6个篇章,编排了包括《幸福丰收大检阅》《丰收赋》《千面锣鼓庆丰收》等在内的富有陕西特色的文艺节目。上午9时,在安塞腰鼓的精彩配合下,由杨陵区政府组织的千面锣鼓在主舞台的台阶上,摆出巨型的红色“丰”字阵形,震天的锣鼓声瞬间将全场群众带入了欢乐喜悦的海洋。随后,在著名歌唱演员阿宝、任敬的一曲《张灯结彩》歌声中,整个大联欢活动拉开序幕。

  除了精彩的节目,由12支代表队组成的“幸福丰收大检阅”方阵,现场展示了由杨凌农业科学家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和“秦杂油4号”、“西农八号”西瓜、“陕单609”玉米品种、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秦川牛新品种、奶山羊新品种等农业科技成果,以及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科技服务农业的最新技术装备,将传统的农耕文明与现代高新农科技术完美相融,成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陕西杨凌分会场上的一大看点。

  丰收节活动期间,杨凌示范区还举办了乡村音乐节、锣鼓庆丰收、乡村旅游、采摘体验等活动,推出了包括高速公路通行费、城市交通、景区门票、旅游购物等多个方面的便民优惠举措,让群众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新面貌。

  安徽滁州:凤舞九天四十年

  光明日报滁州9月23日电(记者常河)9月23日上午9时,艳阳高照,天空碧蓝如洗,滁州市民文化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滁州分会场暨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在这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精彩上演。

  舞台上,最具滁州特色的琅琊山、醉翁亭等地域元素格外显眼,大屏幕上小岗村分会场的实时切换,让这场节庆有了厚重的韵味。

  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当年带头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的严金昌激动地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今年又值农村改革40周年,农民丰收、农业发展,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所以,选择在今年设立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可以充分展示中国农业的新成就、新形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1978年冬天,严金昌和其他17位村民冒着风险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开启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首次重大创新,掀起了中国农村变革的滔天巨浪。

  演出现场,情景歌舞《感谢那一年》《爱拼才会赢》声情并茂地把观众带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歌曲联唱《东西南北庆丰收》《家园》生动地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拉歌比赛”中农民歌手与观众的互动更把现场气氛推向喜庆的高潮。

  “农,天下之大业也。”首届农民丰收节,让农民当主角,让农民唱、唱农民、唱丰收,台上台下互动,滁州和小岗联手,一台精彩的演出,突出的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展示的是新时代中国农民的风采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浙江安吉:为丰收喝彩为农民加油

  光明日报湖州9月23日电(通讯员陈毛应 记者严红枫)伴随着欢快劲爆的鼓点,舞龙队翻江倒海而来,现场的农民朋友们无不欢欣鼓舞。作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六个分会场之一的浙江安吉县余村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庆祝活动以“两山热土·浙里丰收”为主题,把农民盼丰收、庆丰收、展丰收、享丰收的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开始后,来自杭州及周边城市的400多位乡村马拉松爱好者沿着余村的绿道飞奔,共享喜悦。

  安吉的农民不像农民,山林田园通过流转,农民成了股东,薪金、股金、红利三项收入叠加让农民乐开了怀。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在现场如数家珍:18个家庭农场吸引了20亿元工商资本,“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让村民去年人均收入超过3.5万元。在农村电商展示摊位前,从事“邮政丰收欢乐购”的小伙子介绍了火爆的订单,截至今年7月,安吉的零售网店有1.26万家,从事电商的农民超过两万人,2017年电商销售总额88亿元。

  “一支竹子撑起一方经济”,能吃能喝能居能乐的竹子去年为安吉创造了217亿元产值,5万农民从中受益。在别具特色的竹乐表演中,大家惊奇地发现,每一种乐器都由竹子制造:蒸馒头的竹蒸笼,敲打出激越的鼓点;平日晒粮用的竹匾装满了谷子,摇动起来如万马奔腾……这一别出心裁的表演令在场观众如痴如醉。听完歌曲《我在安吉等你》,七十岁的余村村民胡勇感慨良多:“做梦都没有想到,咱农民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咱农民还有自己的节日!”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4日 04版)

[责任编辑:孙佳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