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湖州市坚持依靠百姓、发动百姓、面向百姓,以“百姓百人讲百事”活动为总抓手,深入开展新时代百姓宣讲活动,有效解决了理论宣讲“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内化为百姓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百姓的自觉行动。
“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理论+网络”……在全市百姓宣讲员的推动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以灵活多样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讲参与、说成就、话感受、谈变化,广大群众普遍感到党的创新理论近了、活了,能够坐得下、听得进、记得牢。
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小人物”组建“大队伍”
建立四级宣讲体系,夯实宣讲队伍基础。湖州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百姓宣讲体系。其中,按照市级50人,县区不少于20人,市级重点行业系统不少于5人的要求,着力打造市、县区两级百姓宣讲团。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养1名百姓宣讲员,每个乡镇(街道)选拔培养5名左右骨干巡回宣讲员,并与3个市、县区内其他乡镇(街道)结对开展宣讲走亲活动,一个覆盖村镇、联通县区的宣讲网格越扎越密。经过严格筛选推荐,来自基层一线的普通农民、教师、企业职工、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纷纷拿起话筒,走进基层党校、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车间,定期开展宣讲。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宣讲队伍专业化。通过“微型党课”大赛选拔一批、县区和重点行业系统推荐一批等方式,挖掘一批理论素养高、表达能力强、沟通技巧好、群众感情深的百姓宣讲能人,打造成为百姓宣讲“名嘴”,推动形成“百姓宣讲员→骨干巡回宣讲员→百姓宣讲名嘴→基层宣讲名师”的人才梯队建设。
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措施。持续在基层党校、农村文化礼堂、企业、学校或社区为百姓宣讲“名嘴”建立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实效、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就的农村、企业等,规划建设8家新时代讲习所示范点。依托基层党校开展“三联三进”活动,确保百姓宣讲员和骨干巡回宣讲员每年培训分别不少于1次和2次。组织党校专家、高校教师、机关业务骨干等编写基层宣讲精品教案,为百姓宣讲员提供参考资料。为百姓宣讲员开展宣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每年对讲在平时、讲有成效的集体和个人择优进行资助。
请身边人讲身边事,“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宣传党的理论,做到“言之有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逐梦新时代 赶超新征程”为主题,结合“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红船驶进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宣讲活动,百姓宣讲员在小话题与大主题、小故事与大背景、小切口与大内涵之间寻找恰如其分的百姓视角加以切入,说发展,谈变迁,促思考。
围绕就业、社保、住房、医疗、教育等百姓关切的热点话题,做到“言之有物”。百姓宣讲员要在充分掌握政策本身的基础上,在宣讲实践中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把政策出发点讲清楚、政策红利讲到位、抽象的文件条文讲具体。
讲好本地故事,做到“言之有情”。除了党的理论和热点话题外,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劳动者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感人事迹也是百姓宣讲的重点。让亲历、亲为、亲闻者,来讲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感受,以情动人。
以新渠道拓新阵地,“小平台”汇成“大舞台”
注重网上网下联动,做好“网络+”的文章。湖州将重心放在“双网互动”新模式的打造上,鼓励市级媒体和各县区开设网络宣讲传播平台,提升百姓宣讲的多样性、互动性、灵活性。在“先行先试、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理念指导下,湖州日报集团打造了“理论微宣讲”栏目,将百姓宣讲员开展“微宣讲”的视频,通过“湖州发布”客户端推送;湖州广电集团打造“学习·实践者说”栏目,通过“爱湖州”APP传播;长兴县启动实施“正能量·微讲堂”项目,有效打通线上线下百姓宣讲渠道;安吉县建立“两山讲习所”微信公众号,及时将线下的宣讲内容进行发布。
注重台上台下联动,做好“文艺+”的文章。湖州统筹全市200余名百姓文艺宣讲员,组建吴兴区“沈根法文艺宣讲团”、长兴县“村嫂宣讲团”、德清县“舞阳大妈”宣讲团等30余支百姓文艺宣讲分队,“三句半”、“杨柳青”、评书、快板、小品等通俗艺术形式轮番上阵,宣讲场地遍及全市的旅游景点、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车间、城市文化公园等,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注重校内校外联动,做好“校园+”的文章。依托湖州师院和湖州职院马克思主义讲习所,一方面,组织高校师生赴实践教学基地与百姓宣讲员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推动百姓宣讲“名嘴”走进高校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吸引广大高校师生加入百姓宣讲员队伍。这样既可以发挥高校师生理论功底好、传播意识强的优点,补齐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也能够为百姓宣讲员培养后备人才,让地校合作有了新拓展,实现高校和地方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