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治疗“鼠标手”不用再开刀

2018-11-24 03: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医疗前沿】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患者陈先生近两年时常感觉双手大拇指、食指、中指麻木,且最近3个月麻木加重,有时会在夜间睡眠时麻醒,就医后被确诊为俗称“鼠标手”的腕管综合征。该病一般需要开刀治疗,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李石良教授团队近日通过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对患者成功实施了治疗。这意味着,治疗“鼠标手”,不再一定需要开刀。

  腕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导致桡侧3~4根手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以及支配区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被形象地称作“鼠标手”。腕横韧带的增厚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腕管狭小、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大都可能使正中神经受压,形成损伤而导致腕管综合征。该病的手术治疗有腕管切开松解减压术、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等方法。手术疗法对腕横韧带松解彻底,治疗充分,但创口较大易留疤痕,即便是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手术创伤也比较明显。

  相比之下,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治疗方法只是使用一根尖端带有宽度为1.2毫米刀刃的细针深入病变的关键部位,对其组织进行松解,治疗过程短暂、没有痛苦,不用住院、随治随走,恢复快,无并发症。即便与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相比,其手术创伤也小得几乎可忽略不计,术后不留瘢痕。而且,全程在超声引导下清晰可见,安全性极高,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李石良教授团队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超声引导解剖学研究,证实在超声引导下完全可以实现针刀对腕横韧带的完全松解,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对部分患者术后一个月进行的肌电图复查表明,其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获得了明显改善,为这项中医微创技术的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患者陈先生由于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导致症状加重,李石良教授决定对其进行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的治疗。实施这项治疗仅需要局部麻醉,而且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避免麻醉药进入腕管,从而保证麻醉的精准和安全。几分钟后便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针刀治疗,将腕横韧带部分松解以减轻腕管内的压力,从而使位于腕管内的正中神经所受到的压迫得以解除。治疗完后陈先生觉得这种方法非常简便,在随后4、8、12天的电话随访中,其麻木感(NRS评分)已经由治疗前的8分下降至0分。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4日 10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