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作者:阙天舒 张纪腾(分别系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治学研究院科研助理)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本届G20峰会主题是“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与会各方期待G20能够继续展现凝聚力和行动力,并对国际贸易等重要议题进行坦诚、深入和建设性的对话,进而为新形势之下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向、构建新机制、注入新动能。
全球治理机制滞后于世界格局变化
实际上,G20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因为G20本身契合了全球发展的需求,并在全球治理中充分发挥了协调与平衡的作用。一方面,G20涵盖了七国集团(G7)等传统工业强国和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因而G20兼顾了不同国家及地域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另一方面,G20属于非正式的国际论坛,各国以非正式磋商的形式对全球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等议题开展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对话,因而G20能从更为普遍性的视角对全球治理进行讨论与协商,具有较为灵活的实效性。
目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得世界逐步进入一个全球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时代,并对全球治理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仍滞后于这一世界格局的变化,原有国际秩序也无法满足全球治理的巨大需求。这一失衡导致全球治理的内在缺陷与系统性风险不断扩大,全球社会由此面临着诸如增长乏力、发展失衡、共识赤字等发展困境,近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是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本次G20峰会尤其需要发出支持多边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明确信号,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的转型与升级。
改善全球治理的四项措施
对于作为G20重要成员和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推动全球治理的转型与升级是基于实现自身发展和全球发展交汇做出的战略抉择。为此,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多边合作机制,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增长成果惠及全球,进而实现全球治理转型与升级的再出发。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坚持多边主义,提高全球治理效用。多边主义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和促进经济全球化,增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宏观政策协调的能力,从而提升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快全球治理机构的民主化改革,在目标规划、议题优先项的设置等方面创造良性互动的条件,提高全球治理规则和政策的合理性。此外,通过设计更为灵活的规则,降低全球治理的制度门槛与行为成本,将更多行为主体纳入全球治理体系之中,实现全球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提高全球治理主体参与的代表性。
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开放合作不仅是推动全球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因此,要坚持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治理观,并坚持以自主、渐进和务实的视角完善多边合作关系,集中探索解决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与路径。同时,构建多维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寻求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实现全球治理的横向体系及纵向生态的有效调和。此外,以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以项目合作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与服务为重点,带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全球开放合作新格局。
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切实提振将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因此,要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和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全球创新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区域,营造效率与公平兼容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生态,及时调整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全球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提升全球整体的创新发展能力。此外,建立可控的产业生态体系和风险管控机制,在减少企业全球运营的潜在风险的同时,着力防范技术、产业创新所可能导致的系统性新风险。
坚持发展导向,实现全球普惠发展。实现全球发展成果的共享是国际社会的应有道义责任。因此,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社会协调发展,集聚、整合与统一各国参与全球治理重组的各项努力,实现全球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同时,充分利用全球治理中的多元机制与平台,凝聚各方在宏观经济政策、基础设施融资与技术变革治理等重要议题上的共识。此外,进一步谨慎务实地稳健推进现行全球治理规则和全球治理平台的增量改革,坚持双边、地区与多边层次的治理机制并重,破除地缘政治博弈的外溢与国际霸权主导的惯性对全球治理的桎梏。
全球治理转型与升级的再出发,需要各方继续坚持合作互利与协调共治的G20精神。相信在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之下,G20一定能够继续为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也一定能够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