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通再也不“难通”了

2018-12-11 04: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40年前,对于交通不便的江苏南通人来说,走出南通,就意味着要“出一趟远门”。

  57岁的管婷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据她回忆,40年前,乘船是外出的第一选择。“恢复高考后,我去南京读书,寒暑假往返,主要是乘轮船,曾被老友戏称为长江客轮的资深乘客。”

  管婷说,那时的南通港热闹、繁忙,不要说春节前,就是平时,只要班轮一到,码头上、广场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声嘈杂。下船的,接人的,买票的,候船的,做小生意的,踏三轮车的,还有倒卖船票的,熙熙攘攘,成为南通一道极具江城特色的风景。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线的建成,人们选择出行的方式开始呈现多样化,“过江汽渡”成为当时更多人的选择。从1984年起,通沙汽渡、通常汽渡、海太汽渡等在长江南通段陆续投入运营,去往上海等苏南城市,时间比以往乘坐轮船减少很多,只是有时会出现拥堵。

  “记得有一回我去上海出差,傍晚时回南通,遇到汽渡堵车,在江上苦苦等待了三个多小时。身边的乘客们就在感叹,要是有了跨江大桥,那该多好。”管婷回忆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2008年6月30日,苏通大桥建成通车。苏通大桥北岸连接盐通、宁通、通启等高速公路,南岸连着苏嘉杭、沿江高速公路。三年后,崇启大桥也建成通车,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沪陕高速公路一部分,与宁启高速公路相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如今,驱车前往上海虹桥或浦东机场,仅仅需要两小时左右,这在原来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管婷说。

  当然,人们对快速出行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无止境。2002年新长铁路全线建成,2005年7月淮安至南通间开行客运,结束了南通“地无寸铁”的历史。随后,宁启铁路南京至南通段客运投入运营,动车组又于2016年5月正式通车。南京至南通运行时间从原来的近4小时缩短为不到2小时。回忆到这里,管婷激动地说:“铁路运营当日,我也专门过了把家门口的‘动车’瘾。想当初,去南京乘坐轮船十三四个小时,乘大巴六七个小时,动车组大大提升了我们的交通效率。”“我们南通,再也不‘难通’了!”管婷笑着说。

  从“用双脚丈量”到乘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从坐飞机“想都不敢想”到务工者春运包机回家过年……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出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交通运输业发展成绩令人惊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今,‘只要身体健康,没有去不了的地方’,是现代人出行的真实写照。”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胡希捷表示,中国的陆路交通在全世界已经排名前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城市轨道运营里程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的三分之二,覆盖了中国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

  “不只高铁,飞机也是我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出远门、去旅游,更多还是会选择飞机。”管婷说。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民航服务覆盖了全国88.5%的地级市和76.5%的县,并与国际上167个城市保持通航。航空运输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已由从属补充地位,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帮助修建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以及瓜达尔港等多个重要项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正不断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的交通大国,但仍然大而不强,距离交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未来,我们要按照世界领先、人民满意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的交通强国。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1日 14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