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初心不忘 改革不息——写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

2018-12-16 02:3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述评】

  光明日报记者 刘文嘉 王子墨 钟超

  历史内含逻辑。

  深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出京考察调研的第一站,改革开放40年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考察的目的地之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出京考察调研的第一站。

  在南湖之畔,他说,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在莲花山下,他说,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山高人为峰。万里一帆前。

  40年,发展何以积厚成势,改革何以除旧布新,创新何以赋能纾困,风景何以这边独好?

  40年,中国道路何以称“奇迹”,中国速度何以称“呼啸”,中国故事何以称“震撼”,中国梦何以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世界息息相通?

  答案就是,始于人民、兴于人民、归于人民。一场在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的宏大改革实践,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

  尊重人民就是尊重实践,赢得人民就是赢得历史。

  始于人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显然,人们忘了将这句话告诉中国人。”在正在预售的中文版新书中,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这样描述他对中国的印象——

  “到2005年,这个国家每两周就可以建造出一个与今天的罗马面积相当的城市……事实上,中国仅用了15年就建成了相当于整个欧洲住房存量的房屋。”

  “1996年至2016年间,中国共修建了260万英里的道路,其中包括7万英里的高速公路,连接了95%的村庄,并几乎超过美国的50%,成为公路系统最广泛的国家。”

  “1949年,中国公民的预期寿命是36岁,而每10个人中就有8个人不会读书、写字。到2014年,预期寿命增加了一倍多,达到76岁,95%的人识字。如果中国继续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数百万人的生活水平将在一生中提高百倍。”

  两周一罗马。推开历史的时间轴细细观察,云奔潮涌般的中国速度,正是始于人民,始于人民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站起来。

  近350个不平等条约,罗织出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近300个政治团体,轮番演绎救亡与图存;洋务与新学,共和与立宪,乡村建设与实业救国,被抛向历史的波峰、再滑落时代的低谷。实践检验、人民抉择,唯有“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走向;唯有“一切为了人民”的中国共产党,重新为一个古老国度开天辟地;唯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实践,让五千年文明摆脱了帝王将相家谱的历史叙事。

  富起来。

  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同时在这片东方热土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0年的时间压缩为40年;农村改革、高考恢复、价格闯关、经济特区崛起、证券交易所诞生,几辈人的命运转折被浓缩进了一代人的回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春风吹送,多少孩子跳出农门,多少学者重回讲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惊雷之响,深圳速度、温州模式、义乌故事从此成为年代传记。重获命运转机的大学生、遍布大街小巷的个体户、奔向新生活的打工者,共同写下了改革的编年史,共同演绎了改革的价值归宿——“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

  强起来。

  2012年11月,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一天,习近平在对中外记者谈及未来的奋斗目标时,19次提到“人民”,当时有媒体评论称,“中国新政,已见雏形”。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讲台前作中共十九大报告,203次深情讲述“人民”,三个半小时之后,“以人民为中心”与“新时代”同时成为海内外传播的热词。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已经写在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旗帜上。

  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中央深改组成立1800多天,“人民”成为每次会议的关键词;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360个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项改革措施系统推出,每一项都被要求落实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有了更加细腻的笔触: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说到底,都是由每个中国家庭的变迁组成的;中华民族崭新的面貌,仔细看来,都是每个社会个体的表情。

  回首苍茫云海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这背后,是初心不忘,是久久为功。

  兴于人民

  2018年年中,《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在全球同步发布,华为、阿里、腾讯等来自中国的科技企业以抢眼的速度蹿升。外媒惊叹:“现在轮到硅谷山寨中国企业了。”

  数字大潮来袭、人工智能崛起、共享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市场微观主体充满活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们对中国的印象不再停留在“世界工厂”,更多地聚焦于“中国智造”;人们谈论的创业故事,不仅属于马克·扎克伯格和乔布斯,也属于马云和雷军。

  时代已经不同,但这种来自亿万大众的活力与创造力,如此似曾相识。 

  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在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上相继按下红手印,悄然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1981年,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巨型广告牌被树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从此开始见证中国经济特区的崛起。在义乌,挑着货郎担“鸡毛换糖”的小商贩出发了;在苏南,一批“社队企业”转为“乡镇企业”了;在山西运城,农村贸易集市开始恢复了;在高校、在科研机构,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引发巨大共鸣,千百人重新铺展了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了尘埃。 

  改革开放的故事,就是人民的故事。改革的原始动力,是人民的首创精神。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党将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意志、人民的诉求,转化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沉力量:“大锅饭”转变为“大包干”,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的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市场经济探索……改革开放由此构成了探索与规划、区域与整体的良性互动,人民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价值认可与制度总结。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这一经过实践淬炼的改革方法论,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彰显出了更大的力量。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开辟了探索空间;“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破除了机制障碍;“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鼓舞了民众信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不断彰显,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拓路开山,不断打开新局面。

  更系统的改革设计与更活跃的基层探索形成互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增强了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了改革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之呼应,数字经济蓬勃而起,民营经济获得多方支持,新业态、新产业日新月异,亿万个体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各类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呈现了新时代改革的宏阔景观。

  上下同欲者胜。

  在新的历史节点,有外媒如此观察:“中国现在必须进入新的未知领域以证明自己。”理解这个民族的过去,把握这个国家的未来,钥匙始终不变——人民。尊重人民意愿、凝聚人民共识、激发人民活力、维护人民利益,这是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所沉淀的经验,也是改革进入“无人区”后我们砥定的方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条来自历史的经验,也必将写下新的历史。

  归于人民

  12月13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开展满一个月。一百多万人,先后走进了布展的国家博物馆。

  人们沿着长长的布展走廊重温40年,从黑白走进彩色,从绿皮车走进复兴号,从“四大件”走进“新四大发明”,从处处用票证的年头走进电子支付的时代。增长了224倍的GDP,由“134元”变为“13400元”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大历史的线条,在这些民生变迁中若隐若现。

  无须宏观叙事。人民的获得感,足以呈现改革开放的荡气回肠。

  “获得感”,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词语之后,中国改革的价值指向有了更精准的表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重新概括,新时代的改革就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要更好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让改革效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改革,必须立足于更高的起点,抵达更高的境界。

  人们看到——

  新时代的改革,更加注重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通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通过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发展观革新,通过对经济新常态的把握和引领,中国发展正趋向于一种全面性和平衡感:改革和法治互相助力、经济与生态价值合流、国家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同程,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迈向质量效率型。

  新时代的改革,更加强调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40年,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创造了人类扶贫史上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有超过六千万中国人摆脱贫困,中国贫困的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梳理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面向民族复兴的百年目标,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个”成为了响彻中华大地的庄严承诺,有力地传递了这样的信念: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增进人民福祉。

  新时代的改革,更加着力平衡好“改革”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改革进入深水区,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需要系统性方案;改革面对硬骨头,多重博弈、两难问题比比皆是。党中央通过增强改革顶层设计,通过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现了改革力度,也传递了改革温度。

  一切归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目标所指、价值所趋。今天,每一个抽象的百分比,都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有体现;每一点改革的突破和进展,都指向更公平的社会分配、更优良的法治环境、更完善的权利保护。民生的长足进步,人民的获得感,都在对这个问题做出有力回答:新时代“新”在哪里,强起来“强”在何处,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与“深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分量!

  2018年10月,在广东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河畔、莲花山下。他说,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这一个40年,中国关山飞渡。下一个40年,尚有山长水阔。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6日 01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