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腔改革情 奋斗梦圆时

2018-12-18 04:1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犹如惊涛拍岸,掀起澎湃浪潮,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建设者,也是这个时代巨变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们或深耕农业绿色发展;或坚持高铁技术创新;或投入市场大潮自主创业;或加快数字化步伐改善人民生活……40年来,他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自豪感,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发展自信,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期待。

一腔改革情 奋斗梦圆时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机械在农田耕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40年,从农村开始,由农业见证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1975年出生的河南潢川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新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见证了农村发展的日新月异。

一腔改革情 奋斗梦圆时

  从种植几亩地到流转土地4100亩、托管土地3万亩,从刀耕火种到全程机械化,从大量施用化肥到绿色种植,张新生不敢想象,如今的农业生产能以这种方式进行。

  1995年,20岁的张新生来到海南三亚跟随农业专家当起“学徒”,学习蔬果种植。“那时候,外出学习电视、摩托车维修是‘朝阳’专业,可我却偏偏对冷门的农业感兴趣。”张新生说,在海南的15年里,他走遍了所有县市,海南每个县市的地他都种过。

  2012年,回乡探亲时,看到家乡那些撂荒的耕地,张新生萌生了创办农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种植的想法。从最初承包800亩土地到如今的4100亩,金塔红合作社不断加速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过去我们种水稻,从育苗到插秧,一亩地要用两个人工,种4000亩地就需要8000个人工,现在种这么多地,从育苗、插秧、防控、收割、烘干到运输全程机械化,只需要600个人工就能完成,效率提高太多了。”张新生说,过去人们要背着药桶子顶着烈日喷药,现在我们的机手可轻松呢,把机械操作完成后,就可以在空调房里休息了。

  每到秋季,农民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秸秆发了愁,而今这些让农民左右为难的秸秆却成为张新生合作社的宝贝。

  “我们采取种养循环模式,用秸秆喂牛,牛的粪便育秧,提高发芽率。这些牛不吃的老稻秆粉碎后还田可以改良土壤,下面种上紫云英,一下雨沤掉,就是一种天然的绿肥。到第二年4月,我们把紫云英翻掉沃田,成为有机肥,保护土壤。”捏起田里的土,张新生对记者说,你看现在这个土质多松软,肥力足、产量高。

  绿色种植模式不仅改变了土质,也优化了稻田生态,稻棵间再现吃虫的灰喜鹊、白鹭鸟,泥鳅、黄鳝、小螃蟹也重新回归,水稻田生态环境日趋平衡。

  沿着张新生手指的方向,一排排太阳能杀虫灯矗立在稻田两旁,一排排昆虫性诱剂整齐排列在稻田中央。这也是潢川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绿色防虫的法宝。

  2016年,潢川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稻田里设置了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剂,尝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通过这几年的实验,杀虫效果非常好,现在我们的水稻基本不用农药。”张新生说,过去农民种地使用的化肥一年比一年多,农药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现在使用秸秆还田、紫云英肥田、绿色诱捕措施后,水稻的质量更好了、稻米更绿色了。

  坚持绿色种植模式,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2016年,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此后张新生也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并被评为全国“粮安之星”。

  改革开放40年,从农村开始,由农业见证。张新生的经历印证着40年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走过的不凡轨迹——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00多亿斤增长到2017年的12358亿斤;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让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绿色;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长壮大,农业正在成为有效益、有吸引力的产业。

  乘着改革的东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开启了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描绘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裕”的现代新农村图景。

  高铁,新时代亮丽的“中国名片”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今年49岁的赵红卫,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自1998年博士毕业后,就在铁路科研岗位奋斗至今。从小时候乘坐火车,到十几年前关注高铁,再到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高速CRH3型动车组技术引进的谈判,直至为“复兴号”高铁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原始创新,赵红卫是中国铁路技术发展名副其实的见证者。

一腔改革情 奋斗梦圆时

  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赵红卫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内燃机车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不管是老铁路职工还是火车迷,都懂得这样一句话,‘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东风4’。”

  据了解,东风4型机车是中国第二代内燃机车的首型机车,也是中国首次设计研制的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1974年大批量生产后,东风4担当着客运和货运任务,是当时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1978年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技术时速为54公里,仅为目前‘复兴号’运营时速的15%。”赵红卫说。

  从蒸汽机车到绿皮车,再到动车、高铁,火车见证了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变迁。“我上大学时,铁路出行还很不便,买票难、车次少、路程耗费时间长,乘车环境也差,锅炉、电风扇、绿皮座椅是经典配置。”回忆起20年前坐火车的情景,赵红卫话中带着一丝苦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增长至80公里到110公里之间。1994年起,25G型空调客车开始大规模生产并陆续替换原有的非空调列车。从那时起,火车车厢变得冬暖夏凉,漫漫旅途终于不再是一种煎熬。

  “随着近些年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现在乘火车出行更方便了,在网上订了票拎包就可以出发,高铁上还有WIFI、充电插口。铁路的发展带给旅客的不仅是速度上的提升,还有出行品质上更美好的体验。”赵红卫说。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开通运行,并于当年9月实现了350公里的全球商业运营高铁最高时速。在“复兴号”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当中,中国标准占84%。其中,被称为“复兴号”的“大脑”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正是赵红卫带领团队研发的。“它之所以被称为‘大脑’,是因为它要把车上所有的控制系统连接起来,这个系统不仅要协调牵引和制动系统,还有辅助系统、空调、车门……这个系统的重要性,就是我们要实现高铁国产化自主化的原因。”赵红卫介绍道。

  赵红卫清晰地记得,2016年7月15日,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完成交会试验。当列车速度渐渐降下来后,试验团队开始在车厢里互相握手表示祝贺,赵红卫更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这一天,中国高铁一举创下两个世界第一:拟运营高铁动车组列车第一次跑出时速420公里;赵红卫团队设计的控制系统,首次让两列不同厂家制造的动车组神奇地联挂在一起。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截至目前,全国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数量达到260.5对,可通达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已初具规模。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高铁,成为新时代亮丽的“中国名片”。

  “铁路之所以取得当前这些成绩,是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和各铁路部门产学研共同合作的结果。目前整个铁路领域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赵红卫说。

  如今,“复兴号”家族正在不断壮大。据了解,时速350公里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18年年底完成样车试制组装,2019年完成调试及实验验证;时速2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样车已下线,正在做型式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速160公里速度级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动车组设计定型工作也基本完成。“在不远的未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类型的高铁将会覆盖更多的地区,给百姓带来更舒适的出行体验。”赵红卫表示。

  “是改革开放,成就了我们的创业梦想”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42年前,江苏省常熟县白茆公社山泾村,24岁的高德康等11个农民组建了一个缝纫组,用8台家用缝纫机起家创业。好比一个起点,高德康和波司登的故事就此展开。

  “1978年,改革开放给大家带来新的希望,我们缝纫组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变革的气息,成立了‘山泾服装厂’,开始为周边城市的一些单位做加工。刚开始的十多年,我们经历了从来料加工到代工再到贴牌生产的历程。”如今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高德康回忆起那些往事,仍记忆犹新。

  当年,为给上海的服装企业做来料加工,天还没亮,高德康就要骑上他那辆“二八”式自行车,驮着一二百斤的货一路狂奔赶往上海,取到布料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在当天赶回村里。这样来回一趟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生活,高德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好几年。靠着这股劲儿,高德康和他的服装厂一步步走出农村,走向全国。

  1992年,不甘“为他人作嫁衣”的高德康投入2500万元建设新生产基地,引进生产流水线,扩大生产规模和产能。也是在那年,高德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波司登”并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波司登”国际商标注册,迈出打造自主品牌的步伐。此后,波司登确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发展活力,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企业”。

  但发展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1994年,踏上自主创牌没多久的波司登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23万件羽绒服只卖出8万件,余下的只能积压在仓库。更糟糕的是,银行还有几百万元贷款要还,手下尚有几百名员工等着发工资吃饭,波司登走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怎么办?高德康当然不会轻易认输。最终,通过创新市场销售模式,凭“反季销售”带来宝贵的回笼资金,波司登得以摆脱困境。

  “那之后,我们立足市场,大刀阔斧地对产品定位和企业管理进行改革,并引入时装要素,将当时羽绒服中的绒朵含量由30%一举提高到70%,后来又提高到90%,开启了中国羽绒服的‘时尚化’革命,并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高德康告诉记者。

  高德康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波司登的闪光时刻——2007年,高德康成了波司登闪光时刻的主角——那年10月11日,身穿红色马甲的他满面春风,走进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交易大厅,敲响了波司登上市的钟声。自此,波司登站上品牌国际化的新起点。

  如今,波司登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羽绒服第一品牌,在中国市场拥有6大生产基地及4559家羽绒服业务零售网点,从1995年到2017年连续23年中国市场销量领先。然而,高德康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从品牌、产品、渠道、运营、智能制造等多个方面对波司登进行全面改革,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产品已远销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

  高德康一直认为,波司登4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波司登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拼劲,抓住改革开放的一次次机遇,最终成就了我们的创业梦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奋斗故事。”高德康说。

  在珠峰大本营,也能用移动支付了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14年前,刚诞生的支付宝还只是淘宝的支付服务,如今已成为一个以移动支付为主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中,支付宝当选为在华留学生们最想带回国的生活方式之一。正如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所说,支付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一腔改革情 奋斗梦圆时

  在井贤栋的记忆中,这些便利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他告诉记者,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藏族小伙次仁格旦经营着一家帐篷小店,小店里的显眼处贴着二维码,可使用支付宝进行收付款。现在,当地的牧民们用手机就能缴纳电费,不用再到百公里外的市镇上去缴纳了,即使在雪域高原上,也能充分享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像次仁格旦一样,张有全的生活也因移动支付发生了改变。今年50多岁的张有全,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主要靠养羊为生,在与企业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后,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但资金周转上出现了困难。于是,张有全申请了1年期30万元的贷款。因长期使用二维码收付款,有着清晰的经营流水,申请当天资金就到账了。不用担心资金和销路问题,只需安心养羊,张有全逐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在传统金融服务很难覆盖的欠发达地区,通过接入移动支付,这些地区的人们开始感知更为多样的金融服务。”井贤栋说。目前,支付宝全球用户数已经超过9亿。在国内活跃用户中,70%的用户使用3项及以上相关服务;全国超过4000万户小商家靠二维码实现收银数字化。

  在井贤栋看来,支付宝“少年初长成”,正是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时代,受益于监管对创新的包容和支持。

  如今,支付宝“长大”了,移动支付也火了。移动支付在让众多小微经营者尝到数字化“甜头”的同时,也在改变和重构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及生活方式:外出游玩只需带着手机,再也不用带大量现金了;周末宅在家里网上购物,只需扫一扫就能完成支付;出门逛街,一些“无人”超市逐渐受到青睐,顾客可“刷脸”进店挑选商品,系统可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完成扣款;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可以实现无感支付……

  据统计,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同比增长46.06%,移动支付交易额达20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今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258.87亿笔,金额达133.70万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是创新的“果实”,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跨境游”的流行,移动支付也开始走出国门,惠及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井贤栋介绍,从2017年4月开始,支付宝在马来西亚逐步上线扫码付款服务。目前,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大商圈、免税店和便利店,人们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中国“十一”黄金周期间,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不仅支持支付宝购买门票,还在外墙循环播放中文宣传片;法国春天百货为中国游客单独提供了店内手机退税服务……

  在见证了支付宝的“成长”,以及移动支付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过程之后,井贤栋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创新要服务实体经济,要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要做好风险防范,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是所有创新的出发点和终点。”井贤栋表示,未来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放,促进移动支付行业的整体提质增效。比如在区块链领域,要攻克区块链通向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核心技术难点,打造自主可控,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金融级区块链平台,积极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8日 14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