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 后发赶超再加速
——“改革开放与后发赶超——贵州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理论研讨会现场 闻双摄
改革开放是贫穷落后地区后发赶超的强大动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总结了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170年发展历史、中国近代社会100多年发展历史、新中国近70年发展历史,阐明一个真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贫穷落后地区后发赶超的强大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新中国近70年的风雨前行,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开拓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党的建设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党和人民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斗争、重大风险、重大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腹地,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广领域、深层次、根本性变化,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后发赶超的贵州速度、同步小康的贵州步伐、绿色发展的贵州底色、风行天下的贵州形象、统筹发展的贵州新貌、凝心聚力的贵州精神惊艳全国。当前,贵州已形成稳中有进、加快转型、增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贵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心谋划、科学决策,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面向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只要坚定不移地闯、坚定不移地干,就能凝聚起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贵州将以崭新的发展风采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新时代贵州推进改革开放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李慎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从国际来看,尽管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增长,但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各类风险加快积聚。这些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贵州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领域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至关重要。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贵州要在新时代实现后发赶超,就要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
招商引资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但立足点必须放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就是贵州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险、奋力攀高、赶超跨越的真实写照,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与后发赶超的关系。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既要认清劣势,也要看清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贵州森林覆盖率已达55.3%,在全国位居前列。贵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41种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贵州年均气温15℃,有发展旅游和大数据的气候优势。这些独特的优势,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统筹谋划、开发利用。
改革开放与中国命运
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 韩庆祥
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不断解决发展问题的进程。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既有一般性问题,也有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根本性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没有动力就实现不了目标。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发展动力就是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打破两个束缚,一是破除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主要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解决;二是破除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禁锢,强调放开、搞活,激发人民热情和干劲,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问题。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和谐、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针对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党先后提出一脉相承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及新发展理念等来指导解决。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俗地讲,就是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国家治理更加现代化。治理包括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网络治理、全球治理等。
用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这个方法论来判断贵州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后发赶超的实践,是可圈可点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方面,贵州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企业效益创新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平衡方面,扶贫攻坚战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数据风生水起。在经济社会治理方面,贵州利用大数据加强社会治理积累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贵州今后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后发赶超步伐会加快、成效会更加显著。
以改革创新实现后发赶超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雷明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贵州4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就是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下,奋力后发赶超取得的。
能否实现后发赶超,能否实现后来者居上,取决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创新。不论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还是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再到从无到有的大射电望远镜、世界第一高桥建设,都是贵州以改革创新实现后发赶超的生动事例。按时按质按量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战略目标,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贵州应进一步用改革统领和推动各项工作,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抓好国家赋予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在改中求变、在变中求新,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思想创新。解放思想是一个永不停息、永无止境的过程,这里的创新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更新,创出新的东西和改变。战略创新。要充分认识贵州发展存在的劣势和风险,确立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发展、多元化发展。体制创新。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也是创新的产物,而且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机制创新。形成兼顾社会与个人、个体理性与社会目标趋于一致,上下同心同德的激励机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行动创新。鼓励先行先试,坚持以点带面,统筹兼顾,实施区域合作,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文化事业拓宽贵州发展路径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徐静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文化事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改革开放开启到2004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吸引人气,更好地招商引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以2004年贵州省提出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标志。这个阶段,通过文化符号、文化品牌建设,贵州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第三个阶段始于党的十八大,自那时起,文化建设进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贵州发展路径得到极大拓宽,发展品质也得到极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着力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培育文化品牌,用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用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用精品力作讴歌劳动人民,用人文精神激发奋斗热情。近年来,以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红军长征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山地特色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功打造出传统根、民族情、红色魂、绿色衣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全方位向国内外展示贵州文化形象。
今日贵州,各个发展领域都深深植入了文化元素。发展文化事业,需以先进精神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完整内涵,为贵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注入不竭动力。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鼓舞下,贵州人民焕发出强大的改革发展动力,不断书写出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用好改革辩证法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谢忠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坚持正确的改革辩证法,其运行逻辑和基本特征是地方改革经验化与改革经验地方化双向互动,即中央在鼓励和总结地方改革经验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则创造性地把中央基于地方经验提炼制定的政策变为新的地方实践。
以贵州为例。2014年,省级贫困村塘约村开始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极大改善了村里的经济面貌。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成为了“塘约经验”,并在省内得到进一步推广,体现了地方改革的主动性和上级政府的指导性之间的互动。
改革辩证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认识的自觉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改革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改革辩证法。为此,要充分激发地方改革的积极性,保护并引导好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只有营造改革氛围,鼓励群众创新,让改革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把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确保中国改革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要不断推动改革蓝图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只有在落实环节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革辩证法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
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周文彰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这一重要论述,对民营企业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严肃的政治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和实施了以下三个影响深远的政策: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二是“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三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此后,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在短短40年间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创业就业、技术创新、财政税收方面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纠正认识偏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第二,要一视同仁,除了负面清单上列明的以外,在市场准入、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平等待遇,彻底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第三,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第四,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推动新时代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 李裴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落实中央各项改革部署,一些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各领域改革实现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例如,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和首批网络扶贫试点省,率先成立省级层面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造新经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有序开展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文化体制改革亮点纷呈;媒体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等等。
面向未来,贵州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奋力开创新时代贵州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一是聚焦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是狠抓各项试点,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优秀改革案例。坚持培育一批、树立一批、推广一批。三是狠抓主体责任,推进改革落地见效。坚持“一把手抓改革、改革抓一把手”,严格落实专题组长负责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层层压实责任。四是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发出贵州改革好声音。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后发赶超是贵州大踏步前进必由之路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吴大华
后发赶超是指落后地区通过学习、借鉴和吸收先发展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代价,选择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发挥后发优势,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贵州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比较脆弱,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不高,人们思想观念落后,改革任务艰巨,开放程度不高。这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倒逼贵州必须走后发赶超之路。与此同时,贵州也具备实现后发赶超的条件和可能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战略为贵州创造了重大机遇,省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使后发优势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大踏步前进,决战脱贫攻坚大踏步前进,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这些重大发展成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后发赶超是贵州大踏步前进的必由之路。
后发赶超的动力源自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是释放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的力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高度,改革开放的广度决定着发展的维度。作为欠发达欠开放地区,贵州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源动力,引入外部生产力,让各种要素实现有机组合,形成强大发展合力。要把后发赶超之路,走成一条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的道路。
(本版文字由光明日报记者吕慎整理)